今年以來,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在行業整體利潤下滑的情況下,逆勢突圍持續實現盈利,保持高質量發展勢頭。
中研普華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受國際原油價格高位寬幅波動影響,國內潤滑油行業整體呈現利潤收窄的走勢,潤滑油企業在成本高企的狀態下,整體利潤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得益于雙百改革的推進,以及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潤滑油公司黨委發揮“把管促”作用,第一時間感知嚴峻形勢,超前研判,把準國際油價大幅上漲、高位運行走勢,提早對原料價格大幅攀升做出了系列應對策略措施。堅持理念先行,以“價值創造”統領管理全鏈條和經營全領域,充分挖掘“效益增長點”,堅決封堵效益“出血點”,狠抓生產經營優化、加強科研攻關、創新市場開拓模式,前三季度,逆勢突圍實現企業持續盈利,多項指標達到相同市場環境下歷史最好水平。
堅持科技引領,深化改革苦煉內功汲取效益,為每一個美好生活場景提供有足夠競爭力的長城潤滑油
“作為國內潤滑油龍頭企業,為每個大國重器配套合適的潤滑產品,是潤滑油公司的使命與責任。”潤滑油公司黨委書記夏世祥說道。6月5日10時44分,神舟十四號飛船成功載人升空,為我國航空事業翻開了新的一頁,這其中,不乏長城潤滑油的參與。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不斷開展科研攻關,多年來,成為載人航天、航空、遠洋運輸、高速鐵路等高端領域的緊密參與者和支持者。也為集團公司“三新”產業發展及煉油業務油轉特、油轉化等轉型發展方向提供了堅實的潤滑保障。
面對原材料成本上升,潤滑油公司結合自身特點堅定眼睛向內,苦煉內功。
首先是進一步持續深化“六化”改革,推進系統化運作、區域化經營、專業化服務、平臺化支撐、屬地化管理、市場化保障。理順公司機關、區域運營及省級銷售機構的定位和職責,學習人民軍隊“軍委管總,軍種主建,戰區主戰”模式,形成各負其責、各司其職、高效協同、運行順暢的體制機制,推進機關“戰略引領、平臺化支撐、統籌協調”的定位建設,區域分公司“區域運營及發展、價值創造、決策執行”的定位建設,省級銷售機構“區域化經營前線的作戰部,省級銷售業務與市場開發的責任主體和經營主體”的定位建設,實現整體運行效率提升。
第二是發揮技術引領優勢,近年來潤滑油公司深化科研改革,推進“721”科研原則,加大科技投入,打破企業部門、專業的壁壘,建立全流程創新模式,促使科研工作服務公司生產經營。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品策劃流程,組織科研、生產、銷售線條成立項目小組,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推進激勵保障機制建設,以科研項目制為主體考核指標,建立科研與市場聯動考核機制,強化科研精準支撐公司高質量發展,高端新產品研發不斷提速,產品應用場景明顯增加,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持續下降。
“過去科研人員只顧閉門研究產品,現在開發大客戶時,從最開始的環節科研人員就深度參與,與客戶溝通相關的技術問題,并在后面的環節不斷跟進,與市場、客戶的聯系明顯增強,開發出的產品也更符合客戶需求,獲客戶好評。”集團公司高級專家、潤滑油公司科技開發部總經理水琳說。
面對原材料漲價,技術優勢再次發揮作用。受全球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和新冠疫情影響,氫氧化鋰的每噸價格從5萬元暴漲至47萬元,為公司潤滑脂生產經營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潤滑油公司迅速調整產品結構并積極尋找可替代材料。通過新型稠化劑技術的成功開發,降低氫氧化鋰用量,實現產品性能與產品價格雙優勢,并很好滿足國家通用鋰基潤滑脂標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他們深入推進技術優化、配方降本,廣泛推進綠色基礎油應用,大力推進全產業鏈國產化工作。聚焦唯一配方和唯一原料來源,堅持原材料開源拓源,優選國內可用資源和系統內資源,能用盡用;聯合煉化企業加強自主技術使用,加大力度攻關獨家原材料,茂名石化PAO、自研抗泡劑等自產原料研發成功,降本成果顯著;優化產品結構,加大高端產品開發力度,產品創效能力持續增強,企業成本競爭力持續提升。
全流程優化降本,3年實現噸油運營成本下降超過30%,降本節費成效顯著
10月11日,記者從潤滑油公司得到消息,近期,潤滑油公司在基礎油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實現噸油運營成本3年下降超30%。
當被問及如此大的降本幅度有沒有什么“獨家秘籍”時,夏世祥回答記者:“能實現成本的大幅下降,絕不單單是因為一兩條措施,而是通過全流程全系統全產業鏈的降本減費,圍繞價值創造,從一個個細節中一點點摳出來的。”
近年來,潤滑油公司堅持“一切費用皆可優化”“一切資源皆可創效”理念,全面開展精益管理,持續推進管理優化、降本節費,優化運營機制,推進技術優化,強化物流、包裝等費用使用優化等全流程運作,多措并舉,協同發力,實現降本節費成效最大化。
機關加強超前謀劃,統籌管理,強化“一盤棋”運作。首先,他們盯住源頭,通過事前預判,提前購入部分原材料和添加劑,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成本壓力。
其次,加強全公司庫存的靈活管理,提高庫存周轉率,持續壓減“低、無、負”效商品庫存,8月,公司庫存總量環比下降一成以上,整體庫存已低于6月底水平,有效緩解公司高庫存經營風險。3季度再次完成公司成品、半成品庫存控制目標。為整體生產經營尋求最好的基礎條件。
第三,緊盯基礎油資源配置等重點環節,優化運營機制,增進信息透明、區域公平。聚焦重點領域,強化橫向對標,對綠色基礎油使用情況等重點指標完成情況進行排名,總結先進經驗,查找落后原因,全員降本增效積極性有效提高。
“此前,我們以省為單位進行管理,每省的所轄產業和特色產品都不一樣,無法用統一標準進行考核。”潤滑油公司副總經濟師、市場營銷部總經理陳琦向記者介紹,“對此,我們7大區域公司統一考核標準,保證信息透明,充分調動了各區域降本拓市的積極性。”
他們強化物流提效,全面推廣第四方物流平臺運作,積極創新業務模式。加強物流優化管理,暢通物流軌跡分享,實現了全區域有效統籌、小噸位產品物流優化,配送效能有效提升,成本顯著下降,可以更好滿足客戶需求。“現在,系統會根據情況,自動測算出配送最優路線,實行司機在線搶單競價,在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大幅降低了配送成本。”綜合計劃部總經理付冰向記者介紹。
國內,融入中國石化發展大局,依托加油站網絡打造潤滑油銷售新模式;國際,融入國家發展大勢,擦亮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品牌
企業發展中,強化內功節流,實現發展開源。潤滑油公司不斷拓展市場,同時在開源中也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不可偏廢。
針對原料成本大幅上漲情況,潤滑油公司更新經營理念和商業模式,加強與客戶聯系,推出價格聯動機制作用,靈活調整產品價格,實現互利共贏,以保證企業規避原材料成本的敞口風險。再次在行業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獲得潤滑油行業國內外各品牌積極跟進。與客戶合力持續推進添加劑桶裝改綠色包裝,今年前8個月,新增添加劑綠色包裝形式45個,綠色包裝比例達74%,同比提高5%,降本成果顯著,實現在綠色發展中降本增效。
抓住潤滑油國產化契機,在集團公司的支持下,完成多個重大工程項目中潤滑油的國產化替代;同時緊緊依托中國石化一體化資源平臺優勢,提升銷售能力,做大市場。今年以來,潤滑油公司以效益為導向積極拓市,融入中國石化發展大局,加強與油品銷售企業等系統內單位合作,并充分借助3萬余座加油站的網絡優勢,探索打造“線上銷售+加油站提貨+網點換油”新模式;
“現在每銷售一桶潤滑油,加油員就立即得到薪酬激勵,大家的銷售熱情都很高。”浙江石油松陽石油非油品業務經理熊林娟對記者說,此前,她持續跟蹤與公司在成品油領域有長期合作的某工業客戶,用60天的時間,完成了160桶長城潤滑油的銷售,取得了不錯的收益。
他們深化與油品銷售企業合作,積極探索潤滑油零售新模式。夏世祥說,“如果大家從中石化易捷便利店買長城潤滑油,然后去附近的指定網點就可以免費享受更換的服務,全程更加透明,全年的換油成本也會大大降低,還可以享受更有質量保證潤滑油品。”
為推動潤滑油零售新模式落地,他們積極創新,為加油站推出含有加油站元素的潤滑油產品新包裝;加強對加油站基層員工的技術支持,主動為其提供選型建議、協同走訪、售后等服務;與油品銷售企業共同商議,結合各地實際推出系列考核獎勵辦法,調動一線銷售人員積極性;與各地銷售企業深度合作,依托銷售企業網絡開拓當地客戶資源;結合油品銷售企業車享節、易享節等特色銷售活動,通過舉辦主題直播帶貨等模式,有力的促進了潤滑油銷售。
在渠道經營領域,也與各地石油公司展開積極合作。發揮潤滑油公司省級銷售機構的動能,開展“結對子”、“鐵三角”開發。1-9月,油品銷售企業銷售長城潤滑油已超過去年全年的銷售量。在物資裝備部等部門支持下,與煉化企業也持續推進中國石化潤滑油“能用盡用”,9月長城潤滑油應用占比增長了三個百分點,對煉化行業發揮了良好的用油示范作用。
在探索國內銷售新模式的同時,他們加大海外市場開發力度,“抱團出海”,大力推進海外中資項目開發;其中更注重推動與國工公司等海外系統內單位合作,充分利用其平臺,做好上下游客戶、屬地化業務的延伸開發。通過與燃料油公司開展“燃潤組合”等合作,公司海外船用油銷量多年來保持較快增長,精彩不斷。“‘一帶一路’為中國企業發展帶來了百年難得一次的良機,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當好品牌先鋒,將長城潤滑油、中國石化品牌推向海外。”夏世祥向記者介紹。
1-9月,潤滑油公司海外市場累計油脂銷量實現同比增長20%。同時,潤滑油公司在煉油事業部指導下積極開展基礎油出口業務,不斷提高中國基礎油在國際市場的參與度、話語權、影響力,已形成模式,也有效提升成本控制能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