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三秋”農業生產順利進行,結合魚臺縣實際情況,魚臺縣農業農村局農機中心立足自身,緊緊圍繞農業生產核心,服務農業生產大局,多方面、全方位發力,為“三秋”農業生產提供強有力的服務保障。
一、加大技術培訓
采取集中辦班與送教下鄉形式對農機手進行培訓,聘請專家教學,理論實踐相結合,培訓內容圍繞收割機、打捆機、播種機駕駛操作等重點,兼顧秋糧機收減損技術,使農機手能熟練掌握新型農機的使用、維修與保養,學以致用、注重效果,保障“三秋”農業生產有力、有序。培訓各類農機手200余人次,為“三秋”正常開展提供人才支撐、技術保障。
二、增強保供能力
組織5家經銷商加大農機裝備保供力度,根據魚臺縣農戶需求,積極組織貨源,重點保供水稻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秸稈撿拾打捆機、播種機等急需機型;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引導作用,對購買“三類”農機的農戶優先辦理補貼手續。目前,魚臺縣各類“三秋”農機具貨源數量充足、類型齊全,滿足市場需求。
三、強化機械檢修
經測算,今年“三秋”上陣各類農機總量將達5000余臺套,機械運轉時間長,工作環境差,故障高發頻發,提前對上陣機械進行維修、保養至關重要。農機中心抽調技術專家和業務骨干聯合5家農機經銷商人員對全縣農機開展巡回檢修,確保“三秋”上陣機械狀況良好、性能穩定、作業安全。9月底前,對上陣的5000余臺套機械檢修完畢。
四、加快項目實施
“三秋”期間,利用農業生產活動集中、農機作業內容多的時機,積極開展土地深松與推廣體系建設兩個項目實施,適時舉辦項目演示觀摩會,加快項目實施進度、提高項目實施質量,發揮項目實施的示范引領、帶動推廣作用,形成一套成熟可靠,能復制、能推廣的農機化技術模式,不斷提高魚臺縣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
五、科學調度機械
“三秋”期間,各種農機作業活動交叉進行,上陣機械數量大、類型多,容易導致機械窩工、人員閑置,加之外來跨區農機,農機手工作時間長,疲勞駕駛、超負荷勞動屢見不鮮,工作效率低、事故易發。魚臺縣農業農村局農機中心利用“魚農機”微信公眾號、智慧農機工作群、農機網站、短信提醒等平臺方式加強“三秋”農機作業信息發布,公布24小時“三秋”農機化服務熱線,及時為農機手和農戶提供收獲播種、機具需求、油料供應、天氣變化、配件維修等信息服務,提高農機調度效率,加快秋收、秋種進度。
六、加強組織保障
魚臺縣農業農村局農機中心成立了兩個“三秋”農機化生產服務指導小組,由中心主任、副主任帶隊,業務科長為成員,深入生產一線對“三秋”農機化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現場協調處理問題、解決矛盾,及時消除機械故障、排查安全隱患;扶持合作社開展收割—離田—運輸-收購-烘干-儲存-銷售全程鏈條農機作業服務,培育“三秋”農機化生產全程一體化產業鏈條,提高“三秋”服務能力與水平;同時,以農機合作社為主體,成立了11個“三秋”應急作業服務隊,服務隊技術過硬、裝備精良,隨時處置應對“三秋”農機化生產突發狀況;同時與公安、交通、商務、衛健、應急等相關部門搞好溝通配合,全力維護農機化作業市場秩序,確保魚臺縣“三秋”農機化生產有力、有效、安全、高效。
(魚臺縣農業農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