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ITES深圳工業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啟,百超中國(百超、百超迪能)出席本次行業盛會,并在現場舉辦了新品揭幕儀式。維科網·激光受邀出席本次新品發布會,并與百超中國區總裁游松博士圍繞百超中國戰略、激光行業發展趨勢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剝離非百超業務 匯聚集團資源
作為一家成立近60年的跨國集團企業,在國際環境、市場格局不斷變化的當下,百超集團及其母公司Conzzeta集團均做了重大的戰略調整。在中國市場,最為人所熟知的當屬百超在2020年底全資收購百超迪能,全面推行雙品牌戰略;而對百超集團發展影響更大的調整,則是Conzzeta集團2019年起陸續剝離所有非百超業務(包括全球著名的戶外運動品牌“猛犸象”、玻璃切割業務、表面處理業務及化學材料業務等)。非百超業務剝離后,Conzzeta集團從瑞士證券交易所退市,并以百超集團的名義在瑞士交易所重新上市(股票代碼縮寫為“BYS”)。
游松博士認為,Conzzeta集團此舉體現了公司對金屬加工制造及智能制造領域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他表示:“母公司剝離其他業務,將所有的集團資源專注于百超的業務板塊,這對百超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壯舉。這一舉措給整個行業傳遞了一個信心——集團董事會高度認可金屬加工及智能制造的發展前景,并且認為百超獨特的優勢和特點能夠在這一行業未來的競爭中取得成功。因此,集團將所有的資金、技術、資源都注入百超這一平臺,讓百超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并購優質資源,豐富我們的產線和技術路線。可以說,這一壯舉對百超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百超實際的動作也印證了游松博士的說法。在剝離其他業務后,百超集團在全球范圍內擴大了收購范圍,包括收購意大利自動化系統企業、意大利切管機公司、西班牙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Kurago、投資自動化和工業圖像處理企業LIP等。在中國市場,百超集團則全資收購了百超迪能,并成立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中國軟件團隊。這一系列動作都意味著百超將要加大力度,推動全球化戰略,把握智能制造時代的機遇。
市場競爭激烈 雙品牌戰略打開新局面
對百超的全球化戰略而言,中國市場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游松博士表示:“中國是全球金屬加工領域最大的市場,同時也是全球加工領域競爭最殘酷的市場。在中國做激光設備的企業可能有幾千家。如果能在中國殘酷競爭的紅海市場中勝出,對百超在全球的發展,以及對整個百超集團的未來都是居功至偉的。”
為加強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百超全資收購百超迪能推行雙品牌戰略。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這一戰略可謂非常成功。據游松博士介紹,百超雙品牌戰略可以有效兼容高端市場和大眾市場的客戶,讓用戶能夠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不同配置或不同技術。他表示:“百超品牌的定位是高質量高效率,當然價格也會偏高。而我們把這種高端技術理念注入百超迪能,讓百超迪能打造出更具市場競爭力、更具性價比的產品,不僅符合國內大多數用戶的需求,同時也能滿足更多海外大眾客戶的需求。面對當前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百超全球化之路如何走出獨特的增長曲線?這就需要雙品牌不同的技術服務去支撐。”
在雙品牌戰略的支持下,百超中國銷量迎來高速增長,市場份額穩步提升。游松博士透露:“盡管今年上半年因為國內疫情的緣故訂單確認受到一些影響,但海外訂單的激增讓百超走出了不一樣的行情。不論是歐洲的訂單,美洲的訂單,還是亞太的訂單,原本6周的交期現在都排到8-10周了。激光設備和折彎機的發機量、銷售額、訂單量、盈利能力等數據,均創下歷史新高。”
產品方面,百超雙品牌在ITES工業展上同步亮劍。百超推出了30kW的超高激光功率激光切割機ByCut Smart 6225、符合綠色環保理念的ByBendSmart E 35電驅動折彎機兩款新品,以及機器人自動化折彎單元這一無人產線。而百超迪能則攜D-Soar Plus PG 30000W平面坡口光纖激光切割機(線下首展)、D-Win T3860重載型激光切管機、D-Solar特高功率光纖激光切割機、C-Bend專業數控折彎機等產品精彩亮相。
布局未來 把握金屬加工三大發展方向
前文提到,Conzzeta集團剝離了所有非百超業務,并將百超作為公司主體重新在瑞交所上市,這一舉措體現了集團董事會高度認可金屬加工及智能制造的發展前景。而針對金屬加工市場未來的發展,百超也針對智能化/數字化、智慧工廠、綠色節能環保三大方向進行布局。
游松博士表示:“數字化、智能化是百超高度認可的發展方向。未來,百超將致力打通金屬加工領域的材料流、數據流等信息,實現工廠設備的互通互聯。例如,不論是板材、型材,還是不同的金屬材料,其流動過程都能進行監測,從上料,到加工,到下料,然后分揀到下一道工序,怎么折,怎么焊,最后還需要怎樣處理。這一套流程要和軟件、工藝數據、機器互聯等各個層面相結合。而且智能化和數字化是緊密關聯的,現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孿生、5G等技術的發展,讓數字化、智能化成為大勢所趨。百超重資產投入這一領域,包括成立百超中國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并把所有機器都開放了通用智能接口,能夠實現百超機器之間、百超與非百超品牌機器之間的互通互聯。”
如果說機械裝備是智慧工廠的軀干,軟件則是智慧工廠的大腦。因此,游松博士也重點強調了軟件的開發及軟硬件結合,只有通過軟硬件結合,才能從智慧工廠管理的層面,真正實現工業4.0或中國智能制造2025的理念。為此,百超推出了智慧工廠項目,雖不是完全的無人化和黑燈化,但已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滿足小批量定制化的快速生產,實現了智慧工廠的柔性化生產。
此外,綠色節能環保也是百超非常重視的方向,而這與國家的雙碳目標非常吻合。在這個層面上,百超集團內部啟動了ESG項目,即環境社會責任和管理透明化,一方面響應國家倡導,另一方面也能為用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例如本次展會上百超發布的電驅動數控折彎機,無需液壓油,既節能又高效。游松博士表示:“百超集團認準金屬加工未來發展的三大方向,即智能數字化、智慧工廠、綠色節能環保。我們希望所有企業同行能夠一起努力,對制造行業有所貢獻,共同賦能中國的智能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