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月10日獲悉,重慶川東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川船重工”)為上海中遠海運建造的13800噸不銹鋼化學品船首制船,在浙江舟山市附近海域歷經9天的試航,圓滿完成海上各項航行試驗項目后,于6月8日下午順利返航至南京東澤船廠碼頭。這標志著該船建造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即將實現交船目標。
創新工藝和技術
打造“史上最大船舶”
該船總長130余米,型寬22米,型深12米,是具備綠色、智能、環保等科技元素為一體的新一代高端不銹鋼化學品船,也是西南地區“史上最大船舶”。作為川船重工迄今為止建造的噸位最大、系統最多最復雜的船型,企業在建造體量、建造質量、工期要求等方面經歷了全新的挑戰。
為打響“川東化學品船”品牌,川船重工加強了該船前期生產策劃,自開工以來,實施工程計劃管理體系,運用看板管理、實動工時管理、物資批次化管理等手段,控制生產周期、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提升了計劃的科學性和可執行性。建造過程中,大力推進分段預舾裝工作,積極開展先進制造工藝攻關和技術推廣應用,創新了12mm以下板厚的2205雙相不銹鋼無坡口埋弧焊焊接工藝、無碼裝配、改進槽型艙壁施工工藝、支柱式通用胎架等新的建造方法,實現了“船上作業陸地化、高空作業平地化、外場作業內場化”,既降低了施工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又縮短了建造工期、降低了成本,減少了安全隱患和交叉作業,關鍵節點計劃完成率同比提升,提前半個月實現下水目標。
該船下水后,經過碼頭施工,完成了水下舾裝任務后,于今年春節期間拖航到南京東澤船廠。公司交船組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交船施工工作,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船體上層建筑二次吊裝、全船涂裝、全船機電設備、通導設備及生活居住設備的安裝調試和碼頭系泊試驗項目,具備了試航條件。
群策群力精心操作
圓滿完成海試任務
為確保試航順利進行,交船組詳細梳理試航計劃,優化組合各試驗項目,制訂完備的出海試航方案、詳細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從系泊試驗問題清單整理、試航人員聯系與布置、試航物資等方面做了充分準備,確保試航滿足技術規范和標準。此外,還召開試航動員會,向船東、監理、CCS驗船師和試航人員詳細安排試航任務,明確船舶出海試航安全規定要求及職責分工。
5月31日中午,該船駛離南京東澤船廠碼頭后,隨即展開了各項試驗工作。駕駛室里,駕駛人員熟練地操縱著羅盤和儀表,雷達和電子海圖即時顯現航道水深和船舶運行情況;機艙內,機器轟鳴、試航隊員們聚精會神,時刻注意著主機和電力設備的運行狀況;集控室中,工程技術人員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儀表和五彩的熒屏,采集、匯總各類技術數據。隨著試驗項目的不斷推進,在強電場、強磁場、強噪聲場和高溫環境下長時間不間斷試驗,試航人員各司其職,集中精力投入到相關設備的維護試驗工作中去,仔細記錄各儀器、設備數據,各項試驗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
茫茫大海,一望無際,環顧四周,水天一色,望不到一點陸地的蹤跡。試航組全體成員以堅強的責任心和驚人的毅力,堅守崗位、群策群力、精心操作,克服海試中的重重困難,共向船東、船檢提交驗收了61項海試項目。所有試驗項目、建造質量及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船舶設計規范要求,通過了船東和CCS驗船師的嚴格檢驗和確認,圓滿完成了海試任務,為順利交船奠定了堅實基礎。(張華記者魏東)
(來源: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