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記者從商丘市農機服務中心了解到,今年以來,商丘市把農機購置補貼作為落實惠民政策的重點舉措,聚焦群眾需求、突出問題導向,狠抓“三個關鍵環節”,扎實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全力推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
明確需求“方向標”,畫出惠民“同心圓”。該中心把滿足人民群眾對農機購置補貼的需求作為“方向標”,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把農業生產急需、農民購置愿望迫切的農業生產機械等作為農機購置補貼的重點,依據有關規定做到應補盡補,最大限度滿足了農民群眾購機需求。
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實現服務“零距離”。該中心從政策宣傳、補貼申請、補貼發放等環節入手,打通“線上”“線下”渠道,使農民群眾搭上農機補貼“直通車”,做到服務“零距離”。特別是通過惠民惠農財政補貼“一卡通”,實現了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打卡到戶,直接發放到農民群眾個人手中,真正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把握補貼“公正尺”,農民吃下“定心丸”。堅持以監管促規范、以監管促落實,確保農機購置補貼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加強信息公開,著力提升政策知曉率、群眾滿意度。加強實施監督,積極開展補貼政策落實監督檢查、補貼違規行為全流程分析排查和入戶核查、回訪調查,堅決避免空套、虛報等現象發生,切實保障補貼資金安全。
推進發展“補短板”,破解農民“種地難”。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杠桿效應”,引導撬動農業生產短板弱項環節急需和智能綠色環保農機裝備發展,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加快推進我市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市主要農作物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7%以上,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拉動了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的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明顯提升,有效破解了農民外出務工土地“無人種”的難題。
今年以來,全市農機部門共設立咨詢投訴電話32部,累計接受農機政策咨詢5000余人次,發放補貼政策宣傳資料3萬余份,出動宣傳車輛380多輛次。全市已辦理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7829.23萬元,補貼購置各類農機具4590臺,受益農戶4259戶,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購機者的需求。
來源:商丘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