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現原地差速轉向技術在國產農機領域首例應用,推動國產農機正式邁入“轉彎零半徑”時代,到添彩國內首次核電環吊橋架整體吊裝,為“華龍一號”漳州核電1號機組吊裝設備提供關鍵核心部件,再到為首列中國標準地鐵列車配套軸承產品,助力我國地鐵車輛向標準化邁出關鍵一步……
今年以來,在一件件國家級重大成果中,洛陽“當家產業”屢屢亮相,開出了產業集聚的燦爛花朵。
集聚是產業現代化的重要形態,產業因“聚”而變,也因“聚”而興。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指出,推動產業集聚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要實施產業集群發展行動,持續推動產業轉型,著力提升優勢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
國慶前夕,位于高新區的洛陽格力空調基地,迎來第300萬臺空調順利下線。自今年6月實現第150萬臺空調下線以后,洛陽格力在再次跑出“洛陽速度”的同時,也為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供著新的動力。
在宜陽縣,洛陽鉑駿、洛陽頓漢和艾柯新材料3家企業,正分別為洛陽格力提供注塑件、鈑金件和泡沫件,其產能實現百分之百供應格力。我市龍頭企業龍鼎鋁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向洛陽格力項目供應空調箔,目前每月供貨量已占該項目總需求的五成左右。
“通過產業集聚聯動發展,格力空調‘洛陽含量’不斷提高,我們也與多家企業實現了共贏。”格力電器(洛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瑞文表示。
格力與洛陽企業的齊頭并進,是我市大力推進產業集聚的一個縮影。
在洛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往往是首先扭住龍頭企業“一個點”,然后連綴產業鏈上“一條線”,接著激活產業集群“一大片”。
近日出臺的《洛陽市制造業產業鏈招商行動計劃》提出,將依托龍頭企業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聚焦重點領域、緊盯薄弱環節,引導上下游、左右鏈集中集聚、鏈式發展,培育壯大主業突出、競爭力強的制造業優勢產業集群,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國家裝備制造業基地,爭取到“十四五”末,培育壯大龍頭企業15家以上,引進落地招商項目100個以上,九大產業集群規模突破5000億元。
著眼于現在和未來,洛陽產業的“雙腿行走”路徑也更加清晰。
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我市將圍繞裝備制造、新材料、石油化工等主導產業,著力延鏈補鏈強鏈,打造農機、軸承、機器人、鋁鈦、耐火材料、精細化工、光電電子器件、光伏、節能環保等產業集群。
面向未來市場前沿需求,我市將聚焦儲能與氫能、關鍵戰略材料、生物制品與健康服務、大數據與智能機器人等領域,著力培育新的產業集群。
堅持“項目為王”,扎實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集中力量做強“洛陽制造”。在8日洛陽與全省同步舉行的第二期“三個一批”活動中,我市累計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重大項目101個,總投資達1095億元,在河洛大地上再掀項目建設熱潮。
隨著總投資12.8億元的中鋼洛耐年產15萬噸環保新型耐火材料產業園、總投資46億元的古都智創未來產業社區、總投資5億元的埃文海姆朗宸年產1000臺旅居車項目陸續在洛啟動,一大批高質量項目將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為重振洛陽輝煌提供源源不斷的產業支撐。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圍繞優質存量擴大增量,加速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群,洛陽正朝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大步前行!
來源:洛陽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