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鄭州市舉行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新聞發布會,就《鄭州市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進行解讀。
《鄭州市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共分7個部分、26條,包括培育新興產業、做大做強企業、支持項目建設、創新試點示范、提升質量建設、加快數字化轉型和強化要素保障等方面,涵蓋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各主要方面。
這些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大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在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中發揮了重大支撐帶動作用。
近年來,鄭州市大企業培育取得積極成效,超50億元企業達到了21家,其中超百億企業14家。2016年以來,共落實大企業(集團)培育獎勵資金1600萬元,積極發揮了財政資金的引導激勵作用。
在支持大企業發展方面,該政策明確,對主營業務收入首次超過50億元的工業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主營業務收入首次超過100億元的工業企業,給予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而且,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后,每上一個100億元臺階,給予100萬元獎勵。
需要注意的是,首次突破50億元、100億元指的是2019年度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而非營業收入;首次突破是指政策執行期內企業第一次達到獎勵標準。
根據《鄭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關于“深入開展促進企業成長工程,以大企業培育大產業”的要求,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營造環境,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到2022年,培育2-3家千億級企業,20家以上百億級企業,成為鄭州市“企業森林”群體中“頂天立地”的參天大樹。
三項政策支持制造業項目建設
對支持制造業項目建設方面,包括支持新建工業項目、支持“三大改造”項目和實施制造業重大項目貼息支持3個條款。
對制造業重大項目給予分檔貼息。對總投資10億元以上和20億元以上且開工后一年內實際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5億元和10億元的項目,分別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30%的標準,貼息一年和兩年,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和4000萬元。
對鄭州市工業主導產業總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的新建項目,項目完成投產后,按照項目生產和技術設備投資額的10%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三大改造”項目支持方面,實施“新技改”工程,對總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工業技改項目,項目完成投產后,按照項目生產和技術設備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其中,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技改項目,按照生產和技術設備投資額的15%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對工業企業的智能化改造項目和新建的智能制造項目,經評審或認定后,按照生產和技術設備及配套工業軟件投資額的2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對參與自愿性清潔生產改造并通過審核驗收的工業企業,按照項目設備投資額的20%給予補助, 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對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投資額100萬元以上、項目達產后實際節能效益達到10%以上的,按照設備投資額的12%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80萬元。在符合國家、省減排標準的基礎上,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按照改造設備投資額的15%給予補助,單個企業最高補助不超過500萬元。
加快智能化轉型,支持發展智能制造政策升級
近年來,鄭州市把智能制造作為建設制造強市的主攻方向,鼓勵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大力實施萬企上云專項行動,培育了一批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全市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已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本次發布的政策中在企業上云方面,對企業實施上云的服務費,按照不超過合同金額的70%分別給予補貼,規模以上企業每年最高補貼100萬元;規模以下企業每年最高補貼10萬元。
在培育試點示范方面,對企業成功創建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服務型制造、工業互聯網等各類試點示范的,分別給予 3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申報將于10月15日至16日集中受理
據介紹,該若干政策的資金申報按照“企業自愿、縣區審核、聯合上報、專家評審、資金撥付”等程序實施。鄭州市工信局將于10月15日至10月16日集中受理各開發區、區縣(市)聯合申報。
該若干政策采取后補助形式,2020年政策申報范圍為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項目。“歡迎符合條件的廣大企業、科研機構積極申報,我們將竭誠為企業做好政策咨詢服務,促進更多支企援企政策惠及鄭州市廣大企業,共同推動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鄭州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范建勛說。
來源:鄭州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