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大規模三夏農機化生產即將拉開帷幕,圍繞做好今年433.92萬畝小麥機械化收獲工作,濱州市農業農村局早謀劃、早準備、早服務,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實做好四個方面工作,積極備戰三夏農機化生產。
一、保障機具供應。依托農機合作社,會同有關農機生產企業技術人員組織農機維修小分隊,提早做好機具檢修,共檢修各類機具3.2萬臺套。收播期到來,已準備好出動農機維修流動服務車30余輛,深入鄉村農戶、田間地頭,開展巡回農機維修服務,指導幫助機手檢修、維護機械和提供配件供應,保證1.092萬臺小麥聯合收獲機、1.3萬臺玉米播種機的正常運轉。爭取中央補貼資金5220萬元,科學制定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優先保障糧食生產所需機具,應補盡補,努力提高小麥聯合收獲機、糧食烘干機、玉米播種機的投放量。
二、加強機具調度。利用“農機通”APP和全國農機化生產綜合管理系統等信息平臺,及時發布天氣變化、小麥成熟情況、機械供需、各地麥收進度等信息,引導機手合理流動,避免出現“機械扎堆無活干、麥地空閑無機用”的現象;精心組織農機跨區作業,為參與跨區作業的1890臺機械發放路橋免費通行證,全市共設置跨區作業接待服務站21個,認真做好小麥跨區機收的接機派機引導、作業供需協調等工作,引導機車合理流動,努力做到成熟一畝收獲一畝,千方百計加快收獲進度。
三、落實機收減損。積極組織農機、農藝專家一起研究制定三夏農作物種植模式和作業規范,開展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形成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的有效合力;推行“小麥機收-秸稈處理-玉米機播”一條龍作業模式,實現小麥機收與玉米機播壓茬進行;組織各級農機主管部門收看全國“三夏”小麥機收暨糧食作物機收減損工作視頻會,針對我市實際,研究制定小麥機收減損工作方案,強化技術指導,按照小麥機收作業質量標準要求,引導農機合作社提升播種、收獲機械產品質量,提高減損降耗性能指標,聚焦聚力推進機收減損工作,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四、強化應急處置。一是要求各級農機主管部門要強化安全生產和“龍口奪糧”意識,建立完善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應急預案,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公布熱線電話,確保緊急情況一旦出現,第一時間就能得到有效應對和處置。二是要依托農機合作社成立搶收搶種突擊隊,調度履帶式小麥聯合收獲機,組織全市有糧食干燥設備的農機合作社及企業,在適當時機全部啟動123臺糧食烘干機械,全力做好可能出現的陰雨天氣的夏糧干燥入庫工作。三是狠抓農機安全生產,加強與公安、交通等部門協調,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查處拖拉機無牌行駛、無證駕駛、違法載人等違法行為,維護作業秩序,保障機手的人身財產安全和車輛轉移通暢。四是加強督導檢查和作業情況調度,深入基層、農戶和作業現場,聽取意見建議,摸清真實情況,及時協調處理三夏農機化生產中出現的問題。
(濱州市農業農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