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應急管理局為進一步規范非煤礦山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嚴把復工復產關口,強化六項措施加強非煤礦山復工復產驗收。
一是嚴格驗收標準。除了嚴格執行省應急廳規定的驗收標準外,還要對照《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開展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專項檢查的通知》11類、82項重點檢查內容和《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的48類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等進行驗收,對存在重大隱患的一律不得通過驗收。
二是將“智慧化礦山”建設納入復產復工驗收標準。加快推進礦山“機械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建設步伐,努力提高現場安全系數、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改善工人作業環境,逐步形成礦山監控數字化,為全面實現安全高效智慧化礦山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加強過程監管。企業復工復產方案由應急管理部門統一標準,企業按照標準制定安全措施,自行開展隱患排查,其中檢維修、動火、吊裝、高處、有限空間等作業要制定經企業主要負責人審批的專門作業方案,并嚴格落實安全措施。
四是嚴格驗收審批。非煤礦山企業經縣(區)應急管理部門驗收通過的,報市局備案審核。市應急局對采用豎井開采的礦山進行現場復核,對其他非煤礦山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進行現場復核。
五是加大追責問責工作力度。應急管理部門驗收不合格的,2個月內不再受理驗收;驗收過程發現企業隱瞞重大事故隱患的6個月內不再受理驗收;發生一般生產安全事故的,9個月內不再受理驗收;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一年內不再受理驗收。凡在驗收工作中降低標準、違反程序、弄虛作假、把關不嚴的,一經發現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六是準確掌握尾礦庫工作情況。尾礦庫是我市重點監管部位,事關人民人群生命財產安全,市應急局要求企業復工復產前,尾礦庫必須進行全面排查和治理,消除隱患后方可運行,為建黨100周年創造安全穩定環境。
信息來源:阜新市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