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新發展理念之首,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制造業是許昌的最大家底,是贏得競爭的基本盤。
面對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產業鏈、供應鏈系統重構,許昌要實現“開好局、起好步”,該怎么辦?全市領導干部會議明確指出:要錨定主攻方向,堅定不移以創新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優化存量、擴大增量“兩手抓”,讓許昌的優勢充分發揮、特色更加凸顯。
優勢既是競爭力,也是話語權。改革開放40多年來,通過全市上下的接續奮斗,許昌形成了產業結構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培育了一批制造業領軍企業,工業競爭力長期保持全省前三位,是全省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許昌要想進一步鞏固放大制造業優勢,需要在產業升級換代上下功夫,強化創新引領,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謀劃實施好“三大改造”項目,加大單項冠軍、隱形冠軍企業培育力度,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新興產業實現“大爆發”,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惡虎還怕群狼。”經濟學說:“多了就是少了,少了就是多了。”講的都是集群、規模的重要性。目前,產業集群已成為產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形態,綜合配套能力、形成規模效應已成為沿海產業轉移和新興產業布局的重要考量。就許昌而言,無論是傳統的裝備制造、再生金屬及制品等產業,還是新興的硅碳新材料、節能環保裝備和服務等產業,都證明了集群發展的必要性。這就啟示也要求我們,必須在培育集群上下功夫,根據各自的優勢、特點、稟賦,明確主攻方向,用好用足支持政策,集中優質要素資源,發揮龍頭企業作用,抓好產業鏈招商,不斷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推動產業盡快擴大規模、形成集群。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進入新發展階段,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是必然趨勢。自我審視,許昌現代服務業規模小、層次低,已成為制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對標先進,上海、蘇州等沿海發達地區都將“兩業”融合發展作為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戰略選擇。這些都“倒逼”我們,必須堅持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尤其是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做大做強,加快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增強制造業整體競爭力,實現技術水平“蛙跳式”趕超,搶占產業競爭制高點。
時已至、勢已成,當因時應勢,乘勢而起。讓我們始終秉持創新第一動力,始終錨定制造業主攻方向,將許昌“智造之都”的根基筑得更牢、夯得更實!
來源:許昌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