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用買的農機在本地作業(yè),一個秋季掙的錢加上農機補貼,基本上就把投入的成本掙回來近一半了!”1月15日,郾城區(qū)龍城鎮(zhèn)李灣村村民李國平告訴記者,他2020年秋季購買了一臺拖拉機及配套作業(yè)農具,秋季秸稈還田作業(yè)和耕整地作業(yè)就掙了4.5萬元,還收到了3萬元農機補貼。
“目前,在漯河市像李國平這樣的農民還有很多,他們通過購買農機然后干活掙錢,不但調動和保護了農民發(fā)展農業(yè)機械化的積極性,進一步優(yōu)化了農機裝備結構,推動了農機技術進步,還加快了先進適用的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市農機推廣服務中心管理科科長王君袖說,2020年夏季漯河市共投入5600臺小麥收割機,秋季投入4230臺大型拖拉機、3000多臺玉米收獲機(籽粒收獲機900多臺)進行作業(yè),助農民實現增收達3.8億元,農機購置補貼惠民政策助推了農民持續(xù)增收,推動了鄉(xiāng)村振興。
據了解,剛剛過去的一年,全市農機部門切實加強領導,科學調控,規(guī)范操作,補貼工作進展順利。2020年全市共爭取上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147萬元,占市定目標任務165.9%。2020年年初,爭取上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3184萬元;鑒于漯河市農機補貼的實際情況,市農機服務中心多次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追加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月中旬,省財政廳、省農業(yè)農村廳追加下達漯河市農機購置補貼資金963萬元。
王君袖介紹,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在糧食增產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項目實施,大力購置免耕播種機械、深松整地機械,開展玉米機收、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和深松整地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培肥了地力,改善了土壤結構,促進了糧食增產。
在補貼發(fā)放中,漯河市農機部門按照《河南省2018-2020年農業(yè)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的要求,加強政策宣傳,嚴格執(zhí)行“自主購機、定額補貼、先購后補、縣級結算、直補到卡(戶)”的程序,實現實施完成一批,資金兌付一批。截至2020年12月底,漯河市共補貼各類農機具2683臺套,占目標任務的134.2%,受益農戶1783戶,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的民生實事目標任務。漯河市農機補貼資金結算進度達到99.3%,農機購置補貼實施進度位居全省第一名。
來源:漯河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