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15日召開的中共洛陽市委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洛陽將堅持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圍繞構建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制造業規模超萬億“兩大目標”,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兩場攻堅戰”,促進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兩個深度融合”,緊抓項目建設和場域載體“兩個抓手”,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提供堅實產業支撐。
一是打好“兩場攻堅戰”,提升產業鏈競爭力。
開展產業基礎高級化攻堅戰。聚焦基礎技術和關鍵領域強化攻關,圍繞高鐵軸承、電子信息專用材料、專用傳感器等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技術;加快新能源無人駕駛拖拉機、工業CT、光電連接器等優勢技術研發,提升“洛陽制造”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推動國家農機裝備、省軸承創新中心建設提質提速,將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建成國際一流的制造業創新平臺。實施新一輪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三大改造”,開展關鍵崗位“機器換人”等五大行動,加強首臺套、首批次創新產品推廣應用,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開展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圍繞“755”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先進裝備制造、特色新材料、高端石化、電子信息等優勢主導產業,面向未來發展謀劃一批前沿產業,加快形成“4+4+X”高質量制造業體系。聚焦15條重點產業鏈,建立“鏈長制”,著力延鏈補鏈強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到“十四五”末形成6個超千億產業集群和6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二是促進“兩個深度融合”,增強產業內生動力。
推動制造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提升5G發展水平,建成5G基站1.5萬個,培育“5G+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拓展“1+N”工業互聯網和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應用范圍,建設5G+融合創新示范城市。
加快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打造一批具備“核心制造+綜合服務”能力的制造業服務商。“十四五”期間,培育30家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建設15家工業設計中心,打造立足河南、輻射全國的“工業設計之都”。
三是堅持“兩手抓”,增強產業發展后勁。
一手抓項目建設“牛鼻子”,“十四五”計劃實施總投資5168億元的711個工業和信息化重點項目,推動格力、銀隆、忠旺、凱盛等一批重大項目投產達效,玻璃基板、顯示面板、大乙烯等一批謀劃項目落地實施。
一手抓場域載體這個“強磁場”。加快“6+3+X”新型產業專業園區建設,在建好六大產業園區的基礎上,高標準建設節能環保、綠色建材、高端醫療裝備三大新園區,謀劃建設高端石化、生物醫藥等后續園區,到“十四五”末力爭產業園區營業收入突破3000億元,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區。同時,加快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等各類服務型場域載體,提升要素資源匯聚能力。
通過“十四五”發展,到2025年全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基本完成,新興產業培育奠定堅實基礎,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戰略性突破,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大幅度提升,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體系,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來源:洛陽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