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新征程的戰鼓已然擂響。經歷過“每個人都了不起”的2020年,關于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又一次書寫在河洛大地上:
工業經濟企穩回升。2020年前11個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高于全國、全省0.9個和2.7個百分點,制造業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1.3%;
重大項目進展迅速。洛陽石化煉油結構調整項目提前中交投產,格力空調項目產量連續攀升,銀隆新能源客車、專用車接連下線,一系列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實施,為我市延續制造業發展優勢、推動產業邁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提供堅實基礎;
創優成果接連落地。洛陽市連續兩年成為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成功舉辦“創客中國”總決賽;大數據產業園入選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新安縣進入中國工業百強縣(市)名單,洛陽鉬業榮獲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
在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的奮斗進程中,在齊心協力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的追夢旅途上,洛陽市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大力推動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加快構筑國家級先進制造業基地,通過建設持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為都市圈建設厚植先進制造新優勢!
以轉型升級為主線,挺起制造業脊梁
嚴寒之下,更顯火熱。
本月7日,洛陽市迎來入冬以來最冷一天。在位于吉利區的洛陽原油商業儲備基地(二期)項目建設現場,8個直徑50米、高22米的圓柱形儲備油罐蓄勢待發,即將為煉油結構調整項目提供堅實保障,推動地方化工產業向集群化、精細化、高端化發展。
與此同時,在位于高新區的格力空調洛陽基地內,自去年7月試運行以來,這里的車間生產線經調整已進入投產階段,一臺臺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格力空調產品正從這里出發,伴隨都市圈建設走向各地。
在伊濱區,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繼發布中國首臺“5G+氫燃料”電動拖拉機后,又在去年馬不停蹄地研發出國內首臺大馬力輪邊驅動電動拖拉機等多款產品,奮力在與國際巨頭的比拼中實現“彎道超車”……
這些是洛陽市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不斷厚植制造業發展新優勢,著力構筑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縮影。近年來,洛陽市將轉型升級作為推動“9+2”工作布局、加快構建“565”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洛陽路徑”愈加清晰——
一個個“大國重器”背后是“洛陽制造”高質量發展的不懈探索:軸研所研發的回轉軸系作為關鍵部件,為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月壤鉆取采集任務提供重要助力;中信重工依托中國大型鑄鍛和熱處理中心等平臺優勢,為“國家名片”華龍一號項目提供多項支持;LYC洛軸研制的6米級盾構機主軸承,使盾構機國產化邁出“關鍵一步”。
一個個“全國首套”“世界第一”奏響了洛陽發力產業升級的時代華章:國內首臺“5G+”氫燃料電動拖拉機和大馬力輪邊驅動電動拖拉機在洛下線;雙瑞特裝研制的轉體球鉸助力福建龍巖大橋成功實現世界橋梁建設領域首例二次轉體施工;中集凌宇依托“天啟工程”順利破解專用車涂裝世界難題……
在建設副中心打造增長極發力都市圈形成新引擎,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絢麗篇章的道路上,“洛陽制造”正向著質量更高、效益更好、后勁更足的方向闊步前進!
以創新發展為動力,賦能產業“含新量”
在洛陽市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填補空白”無疑是高頻詞。
近日,在位于澗西區的洛陽尖端技術研究院,技術人員成功開發出多款具有強度高、重量輕等特點的高性能碳纖維產品,可滿足航空航天等領域需求,填補了該領域國內空白。
在新安縣洛新產業集聚區洛陽康達卡勒幅高端醫療設備項目基地,洛陽市首款高端醫療器械DR(數字化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產品順利下線。該項目將填補我省高端醫療影像器械全線生產的空白,形成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及配套產業集群。
在高新區的清洛基地,這里研發的智能高效銑磨車相繼在南京地鐵一號線、二號線投用,并在兩項極限工況試驗中實現“世界首創”。針對新材料領域,清洛基地孵化企業研發的超疏納米材料還于日前率先實現國內產業化生產,為多領域防污清潔維護提供了“洛陽方案”。
“填補空白”的背后,是洛陽市高舉創新這個“國之重器、國之大者”,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大力實施以智能制造為引領的“三大改造”、企業培育“一行動三工程”等系列舉措的豐碩成果。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老”與“新”在這片熱土上比翼齊飛。
傳統產業“有中生新”——昔日以重型礦山機械制造見長的中信重工,智能機器人產業迄今列裝全國30余個省市;一拖“5G+智能工廠”、洛鉬“5G+無人礦山”發展勢頭強勁,體現先進技術融合發展的蓬勃生命力。
新興產業“無中生有”——2020年洛陽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1.1%、10%、10%、12%。全市防護用品生產實現從無到有,目前已具備日產醫用口罩740萬只、醫用防護服1.1萬件、各類試劑盒7萬人份、消殺用品超過50噸的能力。
新奮斗成就新偉業,新作為開啟新征程。培育壯大新產業,大力發展新業態,推廣應用新模式,轉化提升新動能,以“新”驅動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的故事,未來還將在這里接連上演。
以國際視野謀劃推動,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近日,隨著汽笛鳴響,首列洛陽至連云港集裝箱貨運班列向東開出,抵連云港后再裝船出口沙特。至此,東方紅(洛陽)國際陸港已新辟2條國際貨運班列線路和3條鐵海聯運線路。
一條條開放大道車輪滾滾,古都開放之門越開越大,為“洛陽制造”積極開拓市場提供了新的機遇。
隨著與17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伙伴關系,475種“洛陽制造”走向世界,在洛的境內外500強企業有103家,近年,洛陽市“對標國際一流”厚植對外開放新優勢,全面拓展開放領域,以國際視野謀劃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格力、忠旺、“新洛玻”……一個個開放案例,匯聚成“水大魚大”的開放潮涌。
而伴隨著洛陽都市圈的闊步建設,關于新發展格局下的“春天故事”還在接連上演:當前隨著推動洛濟、洛汝、洛澠、洛鞏產業帶協同發展, LYC軸承等8家企業已與濟源企業簽訂產業合作協議,三邦環保年產8萬噸環保材料、洛陽煉化正丁烷深加工等一批區域聯動產業項目落地實施,濟源工業互聯網平臺接入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銳始者必圖其終,成功者先計于始。正值“十四五”開局之際,洛陽市將繼續把開放作為完善產業鏈、培育新產業的主攻點,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用“洛陽制造”發出堅定而自信的聲音,在新時代舞臺上寫就洛陽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來源:洛陽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