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辦理進口岸手續太順利了,簽署告知承諾書后不用提交其他相關材料,僅用10分鐘就拿到了國際航行船舶進口岸許可證。”中國大連外輪代理有限公司外勤調度中心經理王曉港手持許可證激動地說。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實施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促進外貿穩定健康發展,10月13日,大連自貿片區管委會與大連海事局在全國率先推出開展對國際航行船舶辦理進口岸審批的告知承諾制,承諾制實施后,國際航行船舶進口岸許可證辦理時間由以往的一個多小時縮至10分鐘,真正實現“極簡審批”,此舉可為每年靠泊在大連大窯灣口岸的國際航行船舶進口岸手續辦理的企業節省約3000小時的工作時間。這是大連自貿片區管委會與大連海事局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落實“六穩”“六保”的又一項重要舉措,此舉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降低企業成本,在優化營商環境、滿足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化方面邁出更大的步伐。
2018年8月,利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系統,海事部門對大連口岸國際航行船舶辦理進口岸手續全面實現了“無紙化”作業,此舉大幅度壓縮了申報流程、提高了辦事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但“單一窗口”線上辦理業務過程中,船東公司或代理企業每次申報仍需上傳至少數十頁的船舶、船員證書等掃描資料,尤其一些進口岸比較頻繁的國際班輪,每次反復上傳幾乎相同的大量資料,給企業帶來一定困擾。針對企業的實際需求,遼寧海事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企業困難為己任,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并依據調研情況及國務院等相關規定,積極創新監管手段,提升執法效能,制定并頒布了《關于國際航行船舶辦理進口岸手續實施告知承諾制的通告》。今后,船舶代理僅需與船方核實船舶適航、船員適任、貨物適裝等情況,然后向海事部門提供書面承諾,并承擔承諾不實的法律責任,就可為其直接辦理進口岸審批,從而省去了船舶適航、檢驗證書、船員證書、委托書、委托證明等紙質申請資料。在申請材料申報和審批環節縮短了辦理時間,也減少了企業的成本,讓審批能快速完成辦理。
國際航行船舶進口岸審批告知承諾制實施后,審批流程進一步優化、通關效率進一步提升,并極大地改善了口岸營商環境。實施審批告知承諾制后,船舶代理僅需與船方核實船舶適航、船員適任、貨物適裝等情況,然后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上向海事部門提供書面承諾,說明國際航行船舶符合進口岸審批的條件、標準和要求,并承擔承諾不實的法律責任,就可為其直接辦理進出口岸審批,從而省去了船舶適航、檢驗證書、船員證書、委托書、委托證明等紙質申請資料,整個過程僅需10分鐘左右。2019年,大連口岸國際航行船舶進口岸近7000艘次,按照每條船每天在進口岸手續的辦理上節省半小時計算,每年靠泊在大窯灣口岸的國際航行船舶進口岸手續辦理就可為企業節省約3000小時的工作時間,這將節省大量的交通和經濟成本,也為港口、貨物、船舶的高效率運轉提供堅實的基礎。
大連海事局副局長陸軍接受采訪時表示,大連海事局將認真總結創新措施推廣經驗,全力推動“放管服”改革取得新突破,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繼續優化政務服務、不斷加強口岸監管創新,打造國際班輪“極簡審批”“不見面審批”等便利通關新模式,為轄區企業和群眾省錢省時省力,加速推進大連自貿片區建設和發展。大連自貿片區管委會創新一局副局長孫世偉表示,大連自貿片區建設的核心是制度創新,創新的靈感和源頭來自企業需求,大連自貿片區管委會還將繼續深入企業開展調查研究,了解企業需求、政策瓶頸,使各項制度創新成果確保企業受益。
信息來源:大連市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