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通知,部署強化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動態核查,及時發現處置降低安全生產條件的問題企業,強化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要求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圍繞企業一般安全生產條件和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條件,突出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危大工程安全管控、重點崗位人員配備履職、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等重點內容,指導督促建筑施工企業全面自查,嚴格開展主管部門核查。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等方式,緊盯“二級及以下總承包企業、專業承包企業,近3年發生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企業,近2年受到安全生產行政處罰和信用懲戒企業,施工安全標準化考評不合格企業,省市巡查檢查發現重大安全隱患企業”等重點企業,隨機抽取不低于20%的數量開展核查。動態核查以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條件為主,企業一般安全生產條件或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條件不合格的,即認定核查結論為不合格。區分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核查結論,依法依規實施停工整頓、限期整改、暫扣證照等處罰措施。及時公開通報核查情況,掛鉤強化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
通知要求,各市主管部門要落實核查責任,將安全生產許可證動態核查作為施工安全生產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抓手,制訂具體方案,明確專人負責,建立核查臺賬,強化層級監督,確保工作實效。嚴格標準、嚴格程序,嚴肅處理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和項目,整治一批、查處一批、震懾一批,倒逼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將安全生產許可證動態核查與網格化監督、執法檢查、暗訪巡查等有機結合,積極引導推進雙重預防體系建設、企業安全總監制和項目專職安全員委派制、建筑起重機械“一體化”管理,通過核查推動提升本質安全生產水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結合督導檢查、暗訪巡查,對各市核查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抽查,確保規范、公開、公平、公正組織動態核查工作,同時優化核查流程,簡化核查資料,積極通過信息化手段開展核查,讓信息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摘自 《中國建設報》 2020.09.15 記者 黃金玉 張潤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