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和各項復工復產政策的落地見效,工業生產恢復步伐不斷加快,拉動衡陽市工業經濟持續向好。來自衡陽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3.1%,其中,7月份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增速較6月份提高0.7個百分點。
從門類看,制造業拉動力最強。具體來看,1—7月,采礦業增長5.9%,拉動衡陽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1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拉動點為2.4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2%,拉動點為0.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兩高”產業保持較快增長。統計數據顯示,1—7月,衡陽市規模工業高加工度工業增加值增長4.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增長7.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7個百分點。
從登記注冊類型看,衡陽市規模工業中,1—7月,其他經濟類型內資企業增加值增長17.7%,增速較上半年加快8.8個百分點;集體企業增長3.2%,股份制企業增長3.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1.8%。
從主要行業看,衡陽市規模工業38個大類行業中,有26個行業的增加值保持增長,增長面達68.4%。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長10.5%,對全市規模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32.8%,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1個百分點;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非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的增加值分別增長20.5%、6.9%、5.3%、4.5%,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均超過5.0%。以上五個大類行業對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78.8%,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2.4個百分點。
信息來源: 衡陽市政府門戶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