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字號”產業強不強,機械化是標志。記者8月27日從省農機事務中心獲悉,助力農業千億產業發展,全省集成八大機械化生產技術路線,突破關鍵環節生產機械化,為打造千億產業加足“馬力”。
助力農業千億產業發展,全省農機系統連續兩年組織專家攻關,圍繞竹木、油菜、油茶、辣椒、水果、茶葉、中藥材、水產養殖等8個產業,研究制定機械化生產技術路線。攻關團隊以突破關鍵環節生產機械化為重點,以機械化生產全覆蓋為目標,按照農機農藝融合的原則,做好機具、設備的選型與配套,建立機作與人工相結合的機械化生產技術路線。
針對關鍵環節無機可用的“瓶頸”,省里成立研發小組,開展難題攻關,成功研制多款新機具。新研制的百合收獲機,在丘陵粘壤條件下單臺每天可采收百合10余畝,工效相當于人工采挖的數十倍;竹木纜索式拖拽機破解竹子采伐現場拖運難題;油茶生產共享動力平臺可搭載除草、采收、開溝等機具,滿足多種作業的需求。自走式電動履帶水果輔助采摘平臺,適應起伏變化的地形,確保水果和農資安全轉運。攻關團隊還努力研發旋風式油菜烘干機、辣椒采摘機,對茶葉機械開展智能化升級改造。
加快新機具推廣,讓技術路線融入生產實踐。近兩年,省里拿出專項資金,在隆回、安化、麻陽、桃江等縣開展現場演示,百合收獲機、竹木纜索式拖拽機等創新機具紛紛登場,山地單軌運輸機、水肥一體機、采茶機、林下自動墾覆機等數十種明星機具自動參演,令人耳目一新,吸引合作社、種植大戶前來觀摩下訂單,農機裝備“鳥槍換炮”,加快產業做大做強。
(文/張尚武 謝國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