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寧8月17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馬玉芳 董亞潔)青海是清潔能源大省,水電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得天獨厚,風資源居全國前列。在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過程中,青海緊抓國家戰略機遇,發揮生態優勢,逐漸成為全國新能源開發利用的“領頭羊”。今年上半年,青海省清潔能源外送電量達102.3億千瓦時,首次突破百億大關。
在青海省能源大數據中心平臺,深藍色的底色上面是青海省版圖的輪廓,輪廓內各個黃色圖標不時閃動,這就是省內各清潔能源站點接入情況的顯示。在這個監控平臺上可以看到,從各站點發出的數據信號匯聚至西寧,屏幕周邊實施的數據變化、更新,更是讓大家一目了然。
今年上半年,青海省以水力、風力、太陽能發電為主的清潔能源發電量達到37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占全省發電量的85.7%,居全國前列,其中,清潔能源外送電量102.3億千瓦時。
青海電力交易中心交易處副主任梁超告訴記者:“我們提前組織專業人員開展年度電力電量平衡測算工作,框定年度外送規模。積極協調北京交易中心、西北分部,華中華東以及西北各供電大省通過年度月度以及月內補充交易等,多種形式開展清潔能源外送工作,利用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實現青海清潔能源,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
立足資源優勢,青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清潔能源發展牌,加快“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自2017年以來,青海連續實施綠電7日、9日、15日活動,不斷刷新供電時長紀錄。2020年5月9日,青海啟動“綠電三江源”百日系列活動,青海電網將連續100天對三江源地區的16個縣和1個鎮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實現用電零排放。
青海省能源局電力處處長王國寧介紹:“截至6月30日,青海電網今年累計外送電量106.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首次突破100億千瓦時大關,完成年度外送目標的61%。其中,清潔能源外送電量10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8%。”
目前,位于青海省海南州的全球單體最大的光伏電站讓這里成為一片閃著亮光的"銀色海洋";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讓龍羊峽成為發著銀光的“高峽平湖”;全球首個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大通道讓青豫兩地成為共享綠色的“能源品牌”。
2018年,國家能源局批復支持青海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經過多年努力,青海清潔能源建設成效顯著。截至2020年6月底,青海累計并網清潔能源2801萬千瓦,裝機占比達88%,其中新能源裝機1608萬千瓦,占比達50.5%。
王國寧介紹:“通過政府間協議、市場化競價、月度補充交易、陜青互濟等方式,水電外送62.5億千瓦時,增長108%;新能源外送39.8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