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曉慧 見習記者張榮鵬)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27日召開的河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政策吹風會上獲悉,截至2020年6月,共有1534臺(套)總價約70億元重大技術裝備產品享受省級財政保費補貼1.7億元。入選企業在保險補償機制的“保駕護航”下,可以放心大膽地搞研發、闖市場。
省級財政保費補貼達1.7億元
“實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目的是通過市場化方式支持破解初期市場信任不足導致的研發應用瓶頸問題,促進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徐科華稱,自2015年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評定工作以來,共有1534臺(套)總價約70億元重大技術裝備產品享受省級財政保費補貼1.7億元,38個項目獲得理賠金額1871萬元。
在談及實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時,徐科華稱,從國家層面講,有助于將財政資金由直接補貼轉變為間接激勵,利用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發揮保險功能,以市場化方式轉移和分散風險,增加用戶采購國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信心,鼓勵企業研發創新,推動產學研成果轉化。從企業層面而言,則在有效幫助制造企業和用戶轉嫁風險、加快資金周轉,減少企業運營成本上有著積極作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裝備制造業的創新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安全有著更加突出的作用和地位。”徐科華表示,下一步,省工信系統將繼續加大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政策和企業的宣傳力度、加大政府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推廣力度、加大對重大技術裝備企業研發的支持力度、加大對重大技術裝備所需“四基”的支持力度,多措并舉,推動全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保費的80%可享財政補貼
省財政廳金融處二級調研員武根啟介紹,首臺套保險以列入河北省重點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公告目錄的產品作為保險對象,生產企業自主投保,保險公司通過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綜合保險進行承保,省級財政按不高于3%的費率上限、實際投保年度保費的80%給予補貼。補貼資金直接劃轉至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時間按保險期限據實核算,原則上不超過3年。
此外,我省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財政補貼政策還具有4個方面的優惠措施:一是承保成套產品價值在50萬元以上,單臺設備或關鍵部件在20萬元以上,旨在照顧到我省首臺(套)產品量小、價值低的特點,使補貼政策惠及更多的小微企業;二是規定企業交納20%保費保險公司即可出單生效,減少企業占壓資金;三是80%的財政補貼,由省級保險公司向省財政廳對接,提出補貼資金申請,減少企業跑辦時間和成本;四是采取的是單個保險公司獨立承保首臺(套)業務,調動各保險公司的積極性。
申報產品涵蓋14大重點領域
河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參照國家目錄,涵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超特高壓輸變電裝備,大型石油、石化及煤化工成套裝備,軌道交通裝備,大型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裝備,大型施工機械,新型輕工機械,民用航空、航天裝備,高技術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成形加工設備,新型、大馬力農業裝備,電子及醫療專用裝備,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配套基礎件等14大領域。
“在技術參數上,省內技術參數低于國家的標準;在設備價值上,省內的標準也比國家標準要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裝備工業處處長劉志洲稱,我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的要求是省內最先進,成套設備價值在50萬元以上,單臺設備或關鍵部件價值在20萬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