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正在建設中的大理至瑞麗鐵路瀾滄江特大橋連續梁完成混凝土澆筑,實現橋面合龍,標志著大橋主體工程完工,為大橋后續附屬設施建設和鋪軌創造了有利條件,全橋預計今年8月完工。
瀾滄江特大橋一端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一端連接保山市,一橋連兩市,飛跨瀾滄江天塹,是全線的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大橋全長528米,主跨342米,橋面至江面高差270米,相當于90層樓房的高度。大橋為上承式勁性骨架鋼筋混凝土提籃拱橋,主拱采用鋼管拱內填、外包混凝土結構,共使用混凝土8.5萬立方米,鋼材1.4萬噸?!跋啾蠕摻Y構橋梁,這種橋梁造價低,開通運營后維修、保養簡便,但建設難度大。”中鐵大橋局大瑞鐵路項目部經理葉紹佃說。
大橋地處峽谷區和風口處,橋址上下游附近均有滑坡體,四周交通不便。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屬于風季,最大風速到25米每秒,達10級以上大風,桿件吊裝和電焊施工幾乎無法進行。6月至10月雨季,盤山便道滑坡、塌方頻發多發,不利于大型構件的運輸,所以全橋所有的結構都是小桿件進場,再進行現場組拼,增加了施工難度。
針對安全風險高、技術復雜、施工難度大等特點,大瑞鐵路建設指揮部組織參建各方多次召開方案研討會,邀請權威專家現場會診,并依托中鐵大橋局等單位在橋梁建設方面的科研力量,進行了全面自主創新,先后獲得3項國家技術創新專利。中鐵大橋局大瑞鐵路項目部總工程師曾超告訴記者,受特殊地理環境和氣候所限,瀾滄江特大橋采用“二次豎轉”工法施工,在世界建橋史上尚屬首次;“二次豎轉”角度之和達130度,其豎轉角度目前在世界上最大;大橋單邊豎放重量達2500噸,也是世界橋梁施工之最。創三項“世界第一”建橋紀錄的瀾滄江特大橋主體工程完工,為我國在高山峽谷區和風口處建設大橋積累了寶貴經驗,標志著我國拱橋建設仍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大瑞鐵路全長約330公里,東起云南省大理市,西至中緬邊境瑞麗市,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完善路網布局和西部開發的重要項目之一。建成通車后,大理至瑞麗的旅行時間將由現在約7個小時縮短至約3個小時,這對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云南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合作具有深遠意義。(總臺央視記者 劉文杰 楊麗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