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造紙術是中國人發明的,但真正使造紙擺脫人力,從風能走向電能的則是以荷蘭為首的西歐諸國。上溯1750年,荷蘭人發明的新式荷蘭打漿機開始,下溯1965年法蘭西成功研制套網壓榨技術,短短200余年的時間,工業革命的浪潮使全球造紙行業也裹挾其中,以直線飛躍的方式一路飛沖到如今的現代化制造平臺。
(十八世紀的荷蘭式打漿機)
日積月累,積沙成塔。自洋務運動到改革開放十幾代中國人的不懈努力,如今中國的造紙生產線同樣取得了令西方人矚目的進步。
時至今日,對于紙制品的使用,依舊是當下人類生活場景不可或缺的剛需產品 。從近十年的數據來觀察,中國的紙制品消費量大約以每年 2 1 % 的速度遞增。 消費市場的強勁增長使造紙工業發展勢頭依舊迅猛 , 從而加速了造紙機械設備和配套潤滑產品的大量引進,并在各自細分的領域中實現技術和工藝的更新換代。
從企業的投入產出比的角度來看,對于任何一家造紙企業而言,其固定資產的投入一般占企業成本的較高份額,而科學的維修和正確的潤滑保養則能大大降低設備出現故障的概率。
現代化的造紙機平均每臺大約由1000架以上的大型軸承,其中紙機輥子軸承體積龐大,價格昂貴,市場成本價最高可達數萬元,而從歷史統計數據來看,由于潤滑油選擇不當,造成的紙機軸承設備出現故障的比例則達到了40%,這不僅需要企業支付昂貴的設備維護費,更重要的是,這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計劃,影響效益,降低利潤空間。
一般而言,造紙機械的傳動設備分為干部設備和濕部設備,這里以干部設備為例。
紙機干部設備常年處于高溫、高水含量的狀態,烘缸中的軸承和齒輪在高速重負荷的運行狀態下,軸承的蒸汽溫度可達150—180℃,軸承的溫度則在110℃,潤滑產品選用不當,則會引起機械間較大的沖擊和震動,因此為了保證設備在低速高扭矩、高沖擊的條件下防止之輪和軸承的磨損,需要油品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過濾性、粘溫性、分水性及極壓抗磨性。
作為中國潤滑油行業領軍企業,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堅持技術領先、產品領先,針對造紙過程中紙機干部長時間重負荷、高速高溫、定修時間少的作業環境專門打造三款適合造紙機械設備轉動的循環系統油。
(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公司)
其中無灰礦油型和無灰合成型兩種循環系統潤滑油不僅利用其優異的清凈分散性能,有效抑制和清除了設備中的積碳和油泥,防止油路堵塞,而且憑借超強的防腐防銹性,有效抑制金屬表面的腐蝕,大大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以長城造紙機循環系統潤滑油—無灰合成型為例,該款潤滑油以全合成油為基礎油,并加入了抗磨、抗氧、抗乳等多種添加劑精制而成,除了承襲了無灰礦物型造紙循環油優異的抗泡性、防銹蝕性、過濾性和安定性外。在抗高溫性上,則較前者表現得更優異,可滿足高速、寬幅紙機得高溫工況,其油品良好得流動性與高低溫性,則能確保在泵送過程中設備得油膜強度達到最佳的狀態,使大型進口紙機的潤滑的換油周期提高一倍以上。
(產品性能對比圖)
此外,與兩款造紙機循環系統潤滑油共同研發的長城造紙機循環系統清洗油 ,其優質的清潔抗氧化性能,在置換報廢油品時,與前者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與配伍性,能在最大程度上為設備在清洗過程中保駕護航。
目前,長城造紙循環系統潤滑油系列已經獲得了包括西安維美德造紙機械公司在內多家企業的推薦與認證,并對目前國內最大的箱板原紙產品生產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箱板原紙產品生產商之一的玖龍紙業設備用油進行了專項調研,結合其設備的實際情況,積極為該公司制定油品方案,并提供配套用油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除無灰型造紙機循環系統潤滑油在玖龍紙業成功登陸生產線外,700號通用航空潤滑脂、壓縮機油以及多種“長城”牌高溫潤滑脂、合成齒輪油產品已成為玖龍紙業國產和引進裝置設備的重要潤滑產品,為其設備提供了完善的潤滑保障。
多年來,在積極生產和提供優質的潤滑油產品的同時,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作為潤滑油國家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與者,也在積極研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造紙循環系統潤滑油標準。未來,造紙裝備將繼續向大型、高速、寬幅、自動化控制四個維度邁進,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也將持續發力該領域,為中國高端裝備提供更加全面的潤滑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