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盾構機被稱作“工程機械之王”,其技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地下施工裝備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在西方盾構機技術發展已超百年時,中國還沒有一臺自己生產的盾構機。經過10多年的探索和研發,中國盾構技術漸漸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不僅滿足90%的國內市場需求,同時開拓了國際市場,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1/3。5月10日,世界首臺礦用小轉彎全斷面硬巖掘進機在中國中鐵裝備集團盾構總裝車間下線。
這里是位于河南鄭州的中國中鐵裝備集團盾構總裝車間,4臺被譽為“地下航母”的盾構機整齊地停放在車間生產工位上,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其中,正在拆機裝車準備發往全國。劉云龍是生產管理中心的負責人,他介紹說,盾構機正常的作業面在地下僅幾十米,讓設備在幾百米深的工況環境下工作,此前他們從未嘗試過。
這是國產主軸承的試驗現場,總工程師賈連輝正在對剛剛完成1萬小時測試的國產主軸承進行測試。 主軸承,是盾構機的“心臟”,因為結構復雜,要求極高的穩定性,技術含量高,加工難度大,世界上能研制掘進機主軸承的企業寥寥無幾,其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從2015年7月開始,中鐵工程裝備就聯合洛陽軸承、鄭州機械研究所建設試驗平臺,開展工業性試驗,研制國產主軸承。
國家進一步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多個重大項目年初開工,帶動盾構機的訂單增長。2020年1至3月份中國中鐵裝備新簽訂單同比增長22.37%。一臺盾構機動輒長百米,重幾千噸,上萬個零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