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商務部今天(4月1日)舉行網上專題發布會,商務部和浙江省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關于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的若干措施》的相關情況。
商務部自貿區港司司長唐文弘介紹,此次出臺的《若干措施》圍繞浙江自貿試驗區油氣產業發展需要,在引進油品貿易國際戰略投資者、加快推進石化煉化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油品流通領域市場化配置能力、提升大宗商品跨境貿易金融服務與監管水平等11個領域提出了26項具體支持措施。
在提升油品流通領域市場化配置能力方面,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進一步提出支持自貿試驗區適度開展成品油出口業務,允許區內現有符合條件的煉化一體化企業開展成品油非國營貿易出口先行先試。
《若干措施》聚焦油氣全產業鏈發展,圍繞打通貿易、儲運、加工、流通等各個重要環節,開展先行先試。同時設計相應的金融、財稅等配套政策,形成制度創新合力。
與此同時,《若干措施》在推動LNG綠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健全低硫燃料油供應等方面制定了多項舉措。為確保舟山漁場的生態環境安全和海洋漁業資源安全,《若干措施》還特別提出了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配套措施,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浙江省商務廳廳長盛秋平表示,浙江自貿試驗區設立3年來,累計集聚各類油氣企業超過6000家,是掛牌前的9倍。2019年油品貿易額超過3200億元,成為全國油氣企業集聚度最高的地區,并在相關領域形成了27項改革試點經驗,已向全國復制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