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黃博)3月13日,銀(川)西(安)鐵路陜西省禮泉站建設工地,一臺臺工程機械正在有序運送軌道。項目物機部副部長符剛說:“我們能這么快復工復產,得益于中國工程機械在線租賃平臺,發布信息后,不但當天就找到了8臺急需的設備,而且每臺價格比市場價還低了600元。”
當天,在位于西安的中國工程機械在線租賃平臺辦公室,十幾位工作人員正在電腦前遠程監控租賃周期中的各類設備需求狀態、區域分布特點和運行動態。
2019年,為有效解決供需資源不對稱、設備無競爭性選擇、租賃價格難于控制、租賃設備性能參差不齊、租賃成本高等行業八大痛點,中鐵一局集團在國內率先將“互聯網+租賃”、“物聯網”智能管理、大數據分析和5G通訊技術應用到租賃行業,研發了國內首個設備在線租賃平臺,為設備租賃雙方搭建起“需求發布,即時響應”的業務對接橋梁。
平臺工作人員張方博介紹說,“我們有嚴格的層級審核制度,通過國家征信等四大系統嚴格把關,對供需雙方企業信息、資信等進行評級,通過服務質量和設備狀況兩個維度對供應商進行信用等級評價。”
疫情發生以來,平臺全員放棄休假,積極服務施工單位和工程機械設備租賃企業。1月23日-3月13日期間,平臺新增注冊用戶890家,成交376單,成交額1.5億元,為施工現場提供設備1030臺套,為203個項目解決了項目施工和復工的設備租賃需求。
平臺負責人、中鐵一局物資設備管理部副部長倪平利說。平臺運營一年來,注冊用戶11654家,發布十大類340種設備45000多臺套,成交量4200多單,為1687個項目提供租賃設備14970臺套,成交額超23億元。目前,中鐵一局、中鐵二十局、中鐵上海局等18家建筑施工企業,都在平臺開通了戰略需求通道;中聯重科、中鐵科工、柳工等12家設備制造企業,正積極與平臺磋商戰略經營與開發意向。
據悉,該平臺先后獲得“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金點子發明特等獎”“工程建設行業互聯網發展最佳實踐案例”等8項國家級、省部級大獎,已成為經營區域面向全國,國內企業客戶群體廣、供應商資源多、設備種類豐富、全類別在線租賃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