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1月30日消息(記者何偉奇)11月30日,“2019中國機器人產業創新論壇”在廣州琶洲展館舉行。
本次論壇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共有來自國家部委、省市政府的領導、中國工程院院士、知名研究院所的專家、優秀機器人生產企業的企業家代表,以及國際機器人領域知名專家企業家等700余位人士參加。
本次論壇以“智能制造——正在發生的未來”為主題,圍繞機器人研究應用、產業發展、創新融合等內容,開展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和最新成果展示,共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計,打造中國機器人領域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高端前沿交流平臺,為機器人產業發展貢獻智慧。
中國RoboCup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陳小平發表了《人工智能技術進展、產業應用條件與未來機遇》主題演講,總結了人工智能前三次浪潮的核心成果,分析現有人工智能技術成功應用的三個條件——場景封閉性、失誤非致命性和基礎條件成熟性,以及在我國制造業中應用落地的若干路徑。
香港中文大學精密工程研究所所長、加拿大院士杜如虛發表了《韌性智能制造系統》的主題演講,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韌性智能制造系統來面對全球化的競爭。韌性系統只有不斷創新、植根社會、長期投入才能實現。網絡從1.0到4.0,應該創新、布局、應變。
達闥科技創始人兼CEO、首批“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通信學院院長黃曉慶發表了《5G連接云端智能未來》的主題演講,介紹了云端智能機器人及5G的網絡建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進入智能時代帶來的影響。
蘇州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孫立寧發表了《AI+5G促進智能醫療健康創新發展》的主題演講,闡述了醫療發展正逐步走向往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便攜式發展。內外力齊頭并進,才能助力醫療健康產業發展,通過多學科交叉滲透改變醫療健康模式,協同創新醫用機器人產業化平臺建設。
廣東省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 、廣州瑞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劉爾彬發表了《創新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踐》主題演講,簡述了智能制造與工業機器人發展,機器人系統技術生產應用趨勢,制造業創新實踐以及先進制造業的幾個主題: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和智能服務,并表示幾大主題中的“智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課程,仍需共同努力。
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興發表了《智能制造-正在發生的未來》主題演講,智能制造是機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制造過程、系統與模式的總稱。智能制造的目標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價值鏈上的橫向整合,第二個是垂直整合和網絡化生產的系統,第三個是全生命周期內的無縫鏈接。
論壇同期,2019中國(廣州)國際機器人、智能裝備及制造技術展覽會(RoboIMEX2019)”暨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也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