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河北省農機裝備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主要經濟作物機械化薄弱環節實現突破。全省農機總動力由7700萬千瓦提升到7800萬千瓦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由80%提升到83%以上,小麥、玉米基本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丘陵山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由62%提升到65%以上。區域優勢作物薄弱環節機械化水平明顯提升。
按照實施意見,河北省將加快推動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各地通過鞏固優勢農機裝備競爭力,推動新型農機裝備創新發展,培育農機裝備產業集群,推進農機裝備品牌建設,重點提升耕整地、播種、收獲機械和青貯、擠奶機械等優勢農機裝備競爭力,重點發展綠色高效智能農機。圍繞玉米籽粒收獲、棉花采摘、花生收獲、果品采摘、苜蓿收獲、畜禽糞污處理等18種重點農業機械,分別組建科技攻關小組,攻關核心技術,培育5個具有河北特色的優勢農機裝備產業集群。
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圍繞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強化農機農藝融合,加快選育適宜機械化作業的品種,推動良種良法良機配套,解決主要農作物機械化作業覆蓋不全的問題。每年建設15個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到2025年達到100個。圍繞農產品區域布局,引進示范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具及配套技術,重點解決薄弱區域“無機可用、無好機用”問題。圍繞農業綠色發展,加快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污處理、奶業振興等重點領域機械化提檔升級,解決農機發展與農業重點工作結合不緊密的問題。加快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智能控制、衛星定位等信息技術在農機裝備和農機作業上的應用,建設大田作物精準耕作、智慧養殖、設施園藝作物智能化生產等智慧農機示范基地,到2020年建設智慧農場80個。在糧食主產區每年選擇10個縣(市、區)開展智慧農機整縣推進試點,對精細整地、精量播種、施肥施藥、節水灌溉等重點環節進行智能監測。建立完善基層農機技術推廣體系。每年建設農機推廣示范基地30個以上,開展農機新產品新技術展示示范,到2025年建成示范基地200個。
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鼓勵農機服務組織在耕種管收等生產環節,實施整村整鄉生產托管,每年培育托管面積萬畝以上的示范組織100個,每年新增農機服務組織200個,創建省級農機合作社示范社50家。引導農機服務主體通過跨區作業、訂單作業、生產托管等形式開展農機作業服務。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推動農機服務業態創新,依托農機服務主體,為農戶提供全程機械作業、農資統購、培訓咨詢、產銷對接等“一站式”服務。
加強農機人才培養。注重農機實用型人才培養,依托農民教育培訓提質增效行動,實施萬名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計劃,每年培訓不少于1500人,到2025年對符合條件的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帶頭人輪訓一遍。(趙紅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