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張焱)9月6日,由絲路國際產能合作促進中心、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產能合作境外承包工程與工程機械合作論壇暨絲路中心領軍人才走進BICES2019”在北京新國展舉行。
據悉,本場論壇活動是第十五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BICES2019)中的重要活動之一。作為全球工程和建設機械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國際展覽盛會,BICES2019匯聚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精英骨干,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千家展商參展。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在致辭中表示,新時代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肩負著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的使命,履行支撐政府和引領行業兩大職責,發揮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促進和諧四大作用。
據了解,BICES2019充分展示出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工程機械行業的奮斗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業績,體驗了“新、高、全”三大特點,是一屆精彩紛呈、成果豐碩的行業盛會。
絲路國際產能合作促進中心主任謝陽軍表示,2019年上半年,工程機械行業整體平穩發展,并呈增長態勢,這不僅得益于國內下游基建需求提升,同時也受惠于“一帶一路”基建合作的持續拉動。
中國電建集團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中國電建國際公司副總經理王宴濤稱,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力工程承包商和設計商以及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央企業之一,中國電建自2004年以來在海外承建的電力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超過1.7億千瓦,在“一帶一路”沿線的46個國家設有駐外機構196個;在48個國家執行1662份項目合同,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成了一系列可持續民生工程。
王宴濤表示,我國是水電、火電、光伏、風電和輸變電及配電設備制造全球第一大國,對外電力基礎設施合作對促進中國電力設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具有重要的帶動作用,希望未來能與各方攜手,為共建“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三一集團副總裁兼國際營銷總監周萬春表示,國際化是三一的重要戰略,打造工程機械行業的國際化標桿,為中華民族貢獻一個世界級品牌,是三一人矢志追求的目標。
自2002年以出口貿易形式開始實施國際化戰略,三一集團積極進行全球布局并注重本土化經營,海外產業布局與“一帶一路”區域高度吻合,海外營收70%來自沿線國家。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級專員巫鑾東介紹,紫金礦業集團使用的礦山機械數量非常龐大,與國內外著名工程機械制造商都有良好緊密的合作。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羅國兵為“走出去”的企業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有全球思維,開展本地經營;二是要注重戰略支撐、文化包容、人才儲備;三是要抱團取暖、構建“共同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