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上海研究院鄧象賢
金屬在大氣條件下,由于受溫度、濕度、氧氣濃度及其他腐蝕性氣體(如H2S、SO2、Cl2……)等外界環境或介質的化學、電化學作用的影響,會發生腐蝕和變色,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電化學作用而造成的破壞,習慣上稱為生銹或銹蝕。為避免銹蝕,減少損失,人們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選用添加油溶性緩蝕劑的防銹油來保護金屬制品,便是目前最常見的方法之一。
防銹油的作用效果
防銹油是在基礎油中加入一種或多種防銹添加劑及其它輔助添加劑等組成,多用于金屬制品的工序間、運輸中或貯存時的一種暫時性防護材料。它具有效果好、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易施工、操作簡單和易去除等優點,因而在整個防銹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金屬產品表面保護的重要手段,目前國內外都在大量生產和使用。
國外防銹油標準發展史
國外防銹油的研究始于20世紀20年代初,二次世界大戰后,美軍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防銹油ML體系,并于1952年制訂出了完整的ML-116B標準,到1973年,美軍ML-P系列已增加到P-21。日本于1952年開始研究防銹油品,依據美軍標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防銹油的相關標準,于1989年又重新發布了日本工業標準 JIS K2246-89《防銹油》,并于1994年進行了重新確認。英國1943年發布了包裝標準(BS1133),其中包括了防銹包裝標準,在1944年將其防銹包裝標準辟為單行本出版,供軍用產品包裝應用,后推廣至民用產品。
美軍“MIL-P-116防銹方法”制定 P系列防銹油分為溶劑稀釋型、防銹脂型(包括石油脂型和皂基潤滑脂型) 、潤滑油型(包括礦物油和合成油型) 、蠟乳化液、指紋除去型、氣相型(包括氣)相劑和氣相防銹油等六類。JISK 2246-1994《防銹油》工業標準 ,將防銹油產品分為溶劑稀釋型、防銹脂型、潤滑油型、指紋除去型和氣相防銹油型五大類。英國BS1133包裝法規中對金屬及其制品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所作的暫時性保護規定的防銹油標準分類與上述兩國標準類似。
國內防銹油標準發展史
我國20世紀 50年代參照蘇聯標準研制了一些防銹油脂產品。20世紀60年代后參照美軍 P系列又逐步發展了一些產品,制訂了7個防銹油石化行業標準 ,2個國家軍用標準。
后來 ,我國防銹油脂等效采用 1987年發布 ISO 6743/8 - 87《暫時保護防腐蝕產品的分類標準》,于1989年發布GB /T7631.6- 89《潤滑劑和有關產品(L類)的分類第 6部分: R組(暫時保護防腐蝕)》。我國石化行標SH/T 0692-2000《防銹油》依照并等效采用日本工業標準JISK2246-1994《防銹油》第1-4條產品規格部分把防銹油分成除指紋型防銹油、溶劑稀釋型防銹油、潤滑油型防銹油、脂型防銹油和氣相防銹油共5大類。SH/T 0692-2000《防銹油》所含產品系列與日本標準JISK2246-1994的NP系列、美軍防護包裝標準MIL-P-116的P系列和英國包裝標準BS-1133的TP系列防銹產品分類相當。
至此,國內眾多防銹油生產企業及科研院所等制定的防銹油產品相關質量標準逐漸以石化行標SH/T 0692-2000《防銹油》為基礎,并結合市場需求,制定出符合企業本身情況和客戶實際使用工況要求的大量企業標準,更適用于目前中國市場對黑色金屬材料制品對不同防銹周期的防護需求。
2000年后,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逐步發布了《R5001防銹油》等多個防銹油企業二級標準,并于2010年推出了《軟膜防銹油》一級企業標準,多年來客戶反饋使用情況良好,符合市場客戶用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