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一個“我愛你”的特殊日子,魚臺縣農機中心收到一份特殊的厚禮—農業部頒發的“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銅匾,躍然紙上的燙金大字是對魚臺縣積極開展“爭創全國農機化示范縣”活動的最后總結與最好詮釋,標志著魚臺縣為期一年多的示范縣創建圓滿成功、終修正果。
眾所周知,魚臺縣是傳統農業縣,財力有限,農業機械化生產條件差、基礎薄,農機化經費長期投入不足、歷史欠賬較多,加上示范縣創建考核指標多、考查項目細,爭創時間緊、任務重,示范縣創建過程舉步維艱、困難重重。然開弓沒有回頭箭,魚臺農機局迎難而上、擔當作為,在局長辦公會上,局長黃德運同志從國家農業發展的大局出發,給大家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權衡示范縣創建的利弊,對標周邊縣市區,綜合大家觀點,最后形成了一致意見:抓住機遇、自我加壓,客服困難、創造條件,創比不創好、早創比晚創好,早創早主動、早創早受益。
目標已定、藍圖已繪,夙夜在公、只爭朝夕。魚臺成立了以分管縣長為組長的示范縣創建領導小組,集中抽調農業、農機、農藝、農財等各路專家,成立了示范縣創建技術指導小組。制定了創建方案和工作流程,先后奔赴嘉祥、金鄉、任城、曲阜進行學習考查,按照示范縣創建項目指標,結合魚臺實際情況,我們把水稻和小麥作為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創建重點。整合農業農機、扶貧開發、項目實施等資金,形成各類農業資金的合力,擴大資金整合的張力,以鞏固提高水稻、小麥耕種收機械化率為基礎,重點強化糧食植保和烘干的機械化水平,通過成立植保中心、烘干中心,大力引進植保無人機、高地隙噴桿噴霧機,借助“農機兩補貼一補助”、農機化轉型升級推進工程等項目實施,優先支持扶持農機合作社購買植保與烘干機械,以購買、租賃、引進等多種形式共舉,在短時間內有力地促進了魚臺縣植保、烘干機械化水平的地提高,確保主要農作物生產的機械化水平按時達標。
努力就有希望、付出總有回報。通過1年時間的創建,努力破瓶頸、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使得魚臺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達99%以上,尤其是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達77%,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農作物植保機械化能力達60%以上、谷物產地烘干機械化能力達40%以上,
2019年1月,佳訊傳來,魚臺縣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第三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我們將以此次榮譽的獲得為契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更昂揚的斗志、更飽滿的熱情、更充足的干勁爭創全省“兩全兩高”機械化示范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