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寧陜縣筒車灣鎮海棠園村的水稻機械化育秧、玉米機械化播種現場吸引了海棠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和村民前來觀看。
為推動產業扶貧、鄉村振興,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農業科技服務中心今年加大了機械化推廣力度,引進了玉米播種機,組織四畝地鎮惠民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與筒車灣鎮海棠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合作,在海棠園村村委會、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下,在海棠園村首次實施玉米機械化播種、水稻機械化育秧。
據了解,該玉米播種機可一次性播種兩行、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種和覆土等系列化作業,施肥量、播種量、行距、株距和播種深度均可隨時調整,也有利于后期機械化中耕除草、培土追肥以及機械化收割的開展實施。相比人工每畝地播種用時1.5—2天,每畝播種2800—3200株,該玉米播種機每畝地用時僅20分鐘,每畝播種3800株左右,大大節約了時間,也將會提高產量。海棠園村首次實施的水稻機械化育秧,按照每畝3.5斤,計劃育秧350畝種子。
據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農業科技服務中心負責人員介紹,玉米機械化播種在我縣尚屬首次,水稻機械化育秧在全縣是第四年實施,在中高山實施尚屬首次。下一步,中心將繼續加大農業機械化推廣力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產品產值,推動農村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