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鞏固捍衛泉城藍,山東省濟南市向非道路移動機械(裝配有發動機的移動機械和可運輸工業設備)重拳出擊,印發了《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劃定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放控制區的通告》,明確自2019年2月1日起,繞城高速以內及長清區建成區范圍內禁止排放黑煙等明顯可視污染物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入場作業。這就意味著,濟南市下一步整治污染源的主攻方向之一是工程機械等非道路移動機械。
整治必要性 顆粒物排放量與柴油車相當
根據濟南市大氣顆粒物源解析及排放清單結果,2017年,非道路移動機械對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貢獻率為9.4%、13%,氮氧化物(NOX)排放占到總量的20%。從解析情況分析,非道路移動機械顆粒物排放與柴油車排放相當,是影響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來源之一。
濟南市環保部門的監督檢查情況顯示,非道路移動機械特別是工程施工機械,普遍存在機械老舊、污染控制技術落后等問題,“冒黑煙”現象較為普遍。更有甚者,個別使用者為降低成本支出使用劣質燃油,進一步加劇了空氣污染,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改善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
資料顯示,工程機械單車排放因子非常高,一臺高排放挖掘機的污染排放量相當于50多輛國五排放標準的小汽車,而顆粒物排放量相當于60多輛的國四卡車。工程機械特別是高排放工程機械污染物排放之高,環境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據估算,濟南市約有各類工程機械2萬余輛,達到國三排放標準的不足30%,70%左右的屬高排放機械。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特別是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監管,對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具有積極意義。
整治必然性 國家和山東先后亮劍
對于劃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濟南市嚴格按照法律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非道路移動機械不得超過標準排放大氣污染物。”“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行政、水行政等有關部門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進行監督檢查,排放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劃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
根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和《山東省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要求,濟南市作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山東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之一,應于2018年底前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放控制區的劃定工作。
柔性整治寬嚴相濟 農忙時段不受限
目前,北京、重慶、深圳、南京、成都、鄭州、太原、開封、唐山、蘇州等地及我省聊城、淄博市相繼劃定并公布了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
與各地執行政策措施相比,濟南市劃定的低排放控制區范圍、禁用類型、管理要求、監管措施等較為合理,體現了“因地制宜、寬嚴相濟”監管原則。
“綜合考慮了濟南市國二標準及以下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居多的現狀,為避免影響到工程施工、企業生產、居民生活等,濟南參照深圳等地,采取分階段逐步加嚴的方式,由先禁止‘冒黑煙’非道路移動機械,再禁止超規定限值排放和國二階段排放標準及以下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市環保局機動車污染防治監控中心主任李建義說。
同時,為避免影響糧食耕收,在“三秋”“三夏”農忙時段,農業機械不受禁用政策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