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河北省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研討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召開,會議由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棉花產業創新團隊全程機械化崗位(依托單位:河北省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組織。河北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局長戎美瑞,河北省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總站站長史家益、崗位專家研究員王建合,河北省農業機械鑒定站研究員齊紹檸,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研究員籍俊杰,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耿軍義,河北農業大學教授郝建軍、張晉國、楊欣,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國忠,邯鄲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米換房,保定市農機工作站研究員宋林平,南宮市農業局農藝師張憲忠,石家莊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建民,南宮國營棉花原種場場長谷慶旭等20余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研討會由史家益站長主持。
戎美瑞局長在研討會上指出,河北省是農業大省,也是棉花種植大省,目前,河北省棉花生產面臨著種植成本不斷上升,而機械化發展程度較低的問題。因此,2018年由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牽頭,聯合新疆、山東、河北共同組建了黃河流域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以下簡稱:共建示范基地),引進新疆先進的棉花機械化種植模式進行試驗、對比,以提高黃河流域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河北省共建示范基地選址為南宮市,從整地、播種、適配、中耕、除草、化控、植保、采收、秸稈還田(回收)施行了全程機械化管理,最終畝產籽棉364.8公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接下來的試驗示范奠定了良好基礎。為進一步吸收、推廣先進的棉花種植技術,河北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將從技術、資金以及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以探索出一套真正適合河北地區的可推廣、可復制的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模式。
趙建民總經理對石家莊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也進行了介紹。石家莊市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石家莊市農業機械廠,始建于1952年。公司經過了近70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已成為國內較具規模的農機專業制造廠家。現公司主營播種機、秸稈切碎還田機、秸稈切碎收集機、旋耕機、中耕追肥機以及深松機等50多個品種,暢銷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區的26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大型播種機還遠銷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羅馬尼亞、贊比亞、印度等亞、非、歐、大洋洲等地區的60多個國家。現在為崗位協作單位,棉花全程機械化產品供應商,產品含棉花耕整地、播種、田間管理、植保、秸稈處理等機具,下一步計劃引進生產采收機械、機械打頂和棉花預清理機械。
隨后,王建合研究員以及耿軍義研究員詳細介紹了棉花全程機械化發展思路、措施及南宮共建示范基地的建設情況以及2018年南宮共建示范基地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試驗路線并且與現場的專家就棉花機械采收配套的整地機械、棉花精量播種機以及棉花全程機械化發展的思路、措施,田間規模試驗示范方案展開了研討。
此次研討會對2018年河北省示范基地的技術路線進行了總結,同時為明年示范基地的技術路線提供了合理建議,對于河北省消化吸收新疆先進的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形成一套適合于河北地區可推廣、可復制的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模式打下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