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范魚)11月17日報道 非道路移動污染源已經成為大氣污染物排放的重要來源。今年6月1日起,成都開始實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備案登記和標志管理。如今實施得如何?今日上午,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走進位于天府大道的一個項目工地一探究竟。
非道路移動機械機身上的編碼
網上監管平臺統一管理
備案監管一步到位
“這就是這臺挖掘機的編號,相當于它的身份證。”
成都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技術保障中心稽查科科長汪永東指著面前這臺機身上印有數字的挖掘機介紹到。記者看到,這一串數字總共11位,前三位代表區號,中間一位代表排放類型,后7位就是它的身份編號。隨后,汪永東打開手機上的“成都非道路移動源排放監管平臺”小程序,為記者演示如何在平臺上對該機械進行管理。在輸入挖掘機機身上環保標志中的11位數字后,該挖掘機的機械種類、環保標識碼、進場時間,機身圖片都一目了然。
“成都通過備案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約有3.2萬余臺,目前已經有2.8萬臺領取了環保標識和編碼。”汪永東告訴記者,今后環保部門可通過該平臺對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在線監控管理。
通過監管平臺可一目了然該工地所有機械信息
不按規定進場
要罰款還要影響信用評級
“以前機械進出場都是紙質登記,非常繁瑣也難免疏漏。而現在有網上平臺統一管理,提高了我們工地的管理效率,也減少了環保部門的監管成本。”該工地負責人中冶成勘項目機械管理部李智勇坦言,每個進場機械都必須在檢查完畢具備符合標準相關的資質,且由工地管理人員在“成都非道路移動源排放監管平臺”備案登記后才算是正式允許其進場。“如果沒有我們在平臺上操作確允許其出場的話,這些機械也是無法進入其他工地作業的。”
在管理平臺輸入機械編碼后可查詢其信息
根據今年成都劃定的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國一及以下排放階段(裝用2009年10月1日前生產的發動機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的裝用柴油機的工程機械屬于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在成都市四環路(繞城高速,G4201)(含)以內所有區域;劍南大道以東、成自瀘高速(G4215)以西、四環路以南、六環路(第二繞城高速,G4202)以北范圍內(含以上道路)的所有區域內禁止使用。
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
據介紹, 對未備案登記或使用與備案不符的,不按排放標志管理規定作業或在禁用區內作業的,擅自拆除、閑置、更改、租借、破壞非道路移動機械電子標簽、電子圍欄、排氣監控等監管設備的,每臺次處最高2萬元罰款。同時,還會影響相關施工單位的信用評級,在今后的招投標過程中大大降低信用評分,使其競爭力減弱。此外,李智勇還提到由于環保工作人員不是專業機械管理者,有時可能無法準確識別機械的排放類型。有了身份標識和網上管理平臺后,環保部門在對他們進行檢查時,只需要輸入機械身上的編碼查詢相關信息,就大功告成了,不僅準確而且省時省力。
記者了解到,“成都非道路移動源排放監管平臺”已正式投入使用,今后還將向建設、城管、交通、房管等行業主管部門開放,用于各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工地信息查詢、監管。未來,成都還將加強工地監管、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油品質量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