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馬建孝)4月25日,在奇臺縣西北灣鎮柳樹河子村召開昌吉州東三縣谷子機械化播種作業現場觀摩會。昌吉州農業局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州農機推廣站技術人員,來自木壘縣、奇臺縣、吉木薩爾縣農業局、農機局相關領導、技術人員以及瑪納斯縣祥和農機公司技術人員共40余人參加了谷子機械化播種現場會。
此次谷子機械化播種現場觀摩會上,主要采用兩項農機化新技術,一是采用單膜多行寬窄行播種技術,采用由瑪納斯縣祥和農機有限責任公司最新研發的單膜四行鋪膜播種機進行谷子播種作業,其中膜寬1.25m,窄行行距25cm,寬行行距40cm,株距10cm;二是采用小粒種子機械式精量播種技術,單穴下種量2至4粒,畝下種量可穩定控制在500克以內,有效節約種子。
觀摩會上種植戶馮汝剛向大家介紹了近兩年來種植谷子的經驗以及獲得的效益。他說,種植谷子最大的好處就是成本低,水肥條件不高,全周期畝均需水量120方,相當于小麥用水量的三分之一,針對當前缺水的現狀可起到為其他作物調節水量的作用。據悉,馮汝剛去年共種植了20畝谷子,收獲后自行加工畝產小米160kg,由于品質好,以10元/kg的價格出售,共獲得2.4萬余元純收入,今年計劃種植兩個品種的谷子,共計140畝,期待有個好收成。
昌吉州農業局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在觀看谷子播種現場以及聽取了奇臺縣谷子種植方面的經驗后指出,谷子做為小雜糧,具有良好的食用保健價值,根據市場需求鼓勵農戶種植谷子,可以起到節水、節肥,增加農牧民收入的效果。在種植過程中,農機、農科技術人員要密切配合,一是農機部門要加大谷子機械化種植以及田間機械化管理技術指導,積極指導農戶合理調試機具,便于各類機械作業;二是農科部門要指導農戶合理施肥,做好谷子整個生長期的病蟲害監測,及時用藥,確保谷子增產、增收;三是農機技術人員要盡早做好谷子機械化收獲機具選型,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收貨機具;四是農科做好兩個品種的谷子對比實驗,并做好效益分析;五是農業部門要做好宣傳,配合農戶做好谷子品牌打造,幫助農戶拓展銷售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