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訊(劉婷 記者孟祥山) 1月4日,在遼寧澎輝鑄業有限公司,公司趙副總告訴記者,“我們企業2014年建設,2017年6月投產,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一切手續都合理合法了,包括立項及環保手續,這個光聽我說沒有用,你可以到政府的檔案和經信部門核實。”
1月5日,遼寧省遼陽市遼陽縣經信局高副書記告訴記者,“目前,遼陽縣存在的鋼鐵企業對外是一個,實際是遼陽鋼鐵有限公司、遼寧前杜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遼寧澎輝鑄業有限公司三個企業,參照其它省份,與河北鋼鐵一樣,2015年,在國家發改委有條件備案,原則上一代設備服役期之前改造完事,可以生產到2021年。”
同時,記者在高副書記處了解到,“為了申報國家產能備案,專業東西咱們不懂,請了國家冶金規劃院做指導,報國家發改委時,是
遼陽鋼鐵(集團)公司,到了工商局改為遼陽聯合鋼鐵有限公司,一切都合理合法。”
在《遼寧省遼陽市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確認書》(遼縣發改備【2015】46號)文件中,記者不但查詢到了高書記所述部分內容,而且,有“新增用地3110.0畝”字樣。該文件由遼陽縣發展和改革局與遼陽縣經濟和信息化局于2015年9月25日發文,并抄送給“縣國土局、縣環保局、縣住建局、縣安監局、縣稅務局、縣消防大隊、縣統計局等”。
同時,記者注意到,以上文件當日上報,當日備案確認,并發文抄送,充分體現了當地政府機關的辦事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