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記者 伍玲
12月,獵豹CS9 EV下線、君馬汽車S70下線、廣汽三菱祺智下線,長沙經開區汽車產業一月誕下“三黃蛋”。數據顯示,今年該園區汽車產業總產值即將突破千億元,成為園區規模最大的產業。
從長沙經開區出發,一路向西來到麓谷。在移動互聯網產業的道路上,麓谷“一路狂奔”。截至今年11月底,麓谷移動互聯網企業總數達4700余家,從業人員突破9萬人。
今年,長沙汽車、工程機械、新材料、電子信息、移動互聯網等產業持續迸射活力,高質量的產業項目密集落地、高精尖的“黑科技”產品連連面世,長沙產業發展邁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將在“萬億俱樂部”舞臺上延續輝煌。
產業發展“多點開花”
“以前這里不是停放了很多挖機、吊車嗎?”“那是以前的庫存,上半年就銷售完了。”昨日上午,在中聯重科,一位負責人欣喜地告訴記者,連展示坪的產品都被搶購一空。中聯重科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78.6億元,凈利潤12.8億元。
中聯重科的穩步發展是今年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復蘇回暖的一個縮影。2017年,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已連續三個季度實現正增長,預計今年全市工程機械產業總產值將超1600億元。
隨著廣汽三菱歐藍德、祺智PHEV、廣汽菲克指南者、上汽大眾斯柯達柯迪亞克、長豐獵豹CS9 EV、君馬汽車S70等一大批新車型陸續達產或投產,長沙汽車產業迎來新一輪強勁增長勢頭。“明年起,我們將全面布局從零部件到整車生產的產業鏈,再推出一款小型新能源車。”湖南本土車企長豐集團推出獵豹CS9 EV后,長豐集團董事長李建新豪情滿懷地說。
長沙經開區是長沙汽車產業的集聚區,前10個月,汽車產業完成產值802.7億元,增長42.1%,全年整車產能將超過100萬輛,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增長超過40%,將成為園區首個千億產業集群。
移動互聯網企業每天新增四至五家、新材料上下游產業鏈逐漸打通完善、電子信息巨頭企業陸續進駐長沙……今年,長沙產業發展個個有看點、處處有亮點、月月有驚喜。
智能制造風行長沙
智能制造幾年前還是一個新鮮詞,如今已成為長沙眾多企業生產、產品、服務、管理的“標配”。
位于寧鄉經開區的加加食品,采用先進的數據采集裝備,設置1929個在線傳感器、11個取樣點,實時、網絡化數據采集,利用“發酵過程控制與優化專家系統”進行檢測、診斷、預測與控制優化。
中信戴卡南方高端制造基地項目一期已投產,自動化程度近70%,節省人力 60%。博世長沙建設了全市第一條工業4.0生產線,與傳統生產線相比,新生產線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原來組裝一個防抱死馬達需要12.5秒,現在只需要7.5秒;操作人員大幅減少;質量損失減少30%。
不只是已達產項目智能化、高端化、服務化、綠色化“個性鮮明”,新引進的項目,不僅在量上集聚,更在質上提升。在多款產品填補了世界空白后,鐵建重工即將在長沙建設第三產業園,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焊接、加工、組裝、檢測和試驗自動化流水線,生產磁浮列車、磁浮貨運系統、懸掛式單軌列車、跨座式單軌列車、有軌電車等高端產品。
智能制造風行長沙。據市經信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滔介紹,截至目前,長沙的國家、省、市智能制造示范企業達330家,其中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及專項20個,在中部省會城市中位居第一,帶動全市2800家規模以上企業的智能化改造。
22個產業鏈成“主心骨”
今年,長沙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長沙市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發展的意見》,釋放強烈信號——長沙將聚焦22個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進一步建鏈、強鏈、補鏈,做大做強一批優勢特色產業。
“抓新興優勢產業鏈就是抓實體經濟,要正確處理好存量與增量、垂直整合與橫向整合、產業鏈建設與園區主導產業培植、目標措施與具體實踐等關系,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長沙市委市政府一舉切中實體經濟發展的“命門”,未來長沙經濟發展要向產業鏈高端聚焦,搶先布局、搶先發力、搶先見效,下好先手棋,贏得主動權;圍繞產業鏈著力提升項目產業契合度,通過招商引資把產業短板補齊補全。
經濟發展不容一刻遲緩。連日來,市領導紛紛進園區、看項目,下企業、看車間,訪工地、繪藍圖,調研走訪長沙22個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把脈問診,解決難題。
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長沙正以經濟發展的“加速度”,實踐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示范區和排頭兵的省會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