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9時30分,75022/1次集裝箱列車駛出太原的中鼎物流園,開往哈薩克斯坦的巴普洛達爾。這是太原鐵路局組織開行的山西省首趟中亞班列,為助力山西企業擴大國際產能合作、貿易往來,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再辟新的國際物流通道。
這趟中亞班列(太原——巴普洛達爾)編組41輛,由38個40英尺集裝箱和6個20英尺集裝箱組成,滿載山西制造的出口機械設備。列車由阿拉山口出境,最終到達哈薩克斯坦巴普洛達爾南站,全程運行3705公里,運輸時間約7天。
為充分發揮中亞班列運距短、速度快的優勢,負責牽頭組織的太原鐵路局山西中鼎物流集團有限公司與中鐵集裝箱公司積極協調,為客戶設計“一口價、一站式”運輸方案,申請班列以技術直達列車開行,保證途中不被分解,壓縮運行時間。
同時,多次組織貨主、企業、技術人員、海關、國檢等單位召開協調會,全面協調貨源短途運輸、班列方案選定、協議簽訂、調度命令申請等環節,最大力度壓縮通關放行和運輸組織時間。據負責貿易的中國儀器進出口(集團)公司有關人員介紹,本趟中亞班列能讓貨物的運輸期限比以往縮短15天左右,不僅降低了產生滯車費的風險,而且加速了企業資金周轉。
由于終到站巴普洛達爾南站卸車能力有限,整列車到達后,卸車的時間較長,如果使用鐵路集裝箱會增加集裝箱占用費。太原鐵路局經過精心計算對比,與中鐵集裝箱公司和客戶溝通,決定采用自備箱方案報價,并主動幫客戶解決自備箱購買問題,為客戶節省了大筆費用支出。據山西中鼎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這趟班列明顯的性價比優勢已引起很多企業關注,根據初步意向,今年年內預計還將組織開行1~2趟中亞班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