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法》和環保部《關于開展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信息公開工作的公告》(國環規大氣[2016]3號,以下簡稱《公告》)的要求,從源頭管控移動源污染物排放,逐步強化對新生產、銷售的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達標的監管,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山東省環保廳組織技術單位于9月19-22日開展了新生產機動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達標現場核查工作。
按照“雙隨機、一公開”(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公開查處結果)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濟南汽車檢測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在市環保局的配合下,對相關企業進行抽檢、核查,檢查了新生產、銷售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企業的機動車或機械產品型號,重點抽查了以柴油為燃料的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隨機抽檢了煙臺杰瑞石油裝備技術有限公司、煙臺海德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山東萊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東魯工機械有限公司、山東明宇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共10多個車型與機型。重點檢查兩方面內容,一是信息公開,企業是否在環保部機動車環保網主動進行車型信息公開,已生產車輛是否配備機動車環保信息隨車清單或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信息標簽,以及其主動公開信息是否與車輛配置一致;二是進行車載診斷系統(OBD)試驗,通過OBD讀取設備,檢查機動車尾氣處理裝置是否正常工作,并通過技術手段模擬選擇性催化還原裝置(SCR)的液位和溫度傳感器故障,檢查OBD能否正常報警。
檢查發現,總體上汽車生產企業對于環保信息公開及一致性要求執行情況較好,落實國家新車排放階段的政策到位。部分企業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一是車輛OBD診斷接口位置不明顯,且無清晰的OBD位置標注;二是非道路移動機械生產企業對國家《公告》了解和落實不到位,工作進展緩慢,沒有按要求和規范公開信息。
下一步,我省將結合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一是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和解讀力度,組織對基層環保部門及重點企業相關人員的培訓,提高基層環保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協助做好相關工作,同時提高生產企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及相關管理要求的意識,從源頭減少移動源的污染;二是制定詳細的核查工作流程,開發執法檢查工作數據系統,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透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