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云報道 7月26日,武漢江夏區農機部門在該區五里界省級大豆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舉辦機收大豆示范演示活動,并取得了較好成效。至此,江夏區已打通大豆全程機械化生產的主要關鍵環節。區農委、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五里界農機服務中心有關領導和專家及周邊村莊的農民參加了活動。
2015年湖北省農機局確定由江夏區承擔省級大豆全程全面機械化試點項目。項目實施以來,江夏區各級農機部門高度重視,多方調研論證,科學制定項目實施方案與技術路線,并選擇五里界、烏龍泉、金口、山坡、法泗街等大豆主產區作為核心示范區,將耕、種、收、秸稈還田等四個關鍵環節作為推進大豆全程機械化的重要突破口。
通過兩年的試點表明,大豆生產實行全程機械化生產,其省工省時節本增效明顯,能有效降低大豆生產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緩解當前青壯年農業勞動力短缺的突出矛盾,有力保障大豆產業的穩定發展,推動大豆產業現代化進程。據初步估算,在播種環節采用機械播種每畝可省工1個、節種1kg,折合人工費約120元、種子費用約10元;在收獲環節采用機械收割每畝可省工1.5個,折合人工費約180元。大豆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可節省人工費約300元、增產達10kg以上。
江夏區在試點過程中做到定量、定位、適時、保質的完成機械生產作業,著重加強農機農藝相融合,使土水肥藥種等資源投入實現精準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達到了保護環境,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的目的。 下一步,江夏區將進一步加大試驗示范和技術推廣力度,打造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省級示范樣板,總結提煉集成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路線,提出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為推進湖北省全面全程機械化貢獻。
(湖北農村廣播記者 張春林 通訊員 陳鵬宇 王正 責任編輯 謝寶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