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李克強總理首次在政府經濟報告中,提出“互聯網+”的概念。“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
當傳統行業還在疲于拓展銷售渠道,布局銷售體系的時候,反應靈敏的新型企業,嗅到“互聯網+”的商機,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中國經濟新增長點。它們通過企業轉型和產業布局,搭乘“互聯網+”的快車,成功實現產業升級。
從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的概念,筆者今年來一路觀察、追蹤這一領域的發展,斷言:做大平臺的時代已經過去,在垂直領域深挖的時代到來!
尋找突破口:“e袋洗”領航干洗業
干洗行業的“e袋洗”得益于區別傳統洗衣行業的差異化特點,用戶只需將待洗衣物裝進指定的洗衣袋里,通過微信預約上門取件時間,兩小時內有專門取送人員上門取件,在72小時內以掛件送回。從取件到洗衣,全程高清視頻監控。
目前“e袋洗”成長為洗護垂直電商領域的明星標桿企業,已先后獲得騰訊、百度等超過1.2億美元的投資,估值近10億美元,已具備規模化城市拓展的能力。
添加新元素:亞朵創造新生活
隨著國際酒店入華、經濟型連鎖酒店興起之后,這一輪的變革由中檔酒店推動的商業模式引爆。亞朵酒店Atour Hotel打破傳統酒店重裝潢輕內涵的思維,另辟蹊徑創立是以「閱讀」和「攝影」為主題的人文酒店--“亞朵酒店”。
亞朵酒店等候區,被開辟成閱讀空間,與上海三聯書店合作,每間酒店的藏書千冊,可實地免費閱讀,也可異地酒店歸還;還邀請知名的攝影師蘇學作為藝術指導,聚攏了一群愛旅游的攝影者,收集有城市特色的風土古跡、人文風貌的攝影作品。
亞朵用跨界的互聯網思維經營一個酒店產品,讓客人體驗到酒店不再是一個住宿的地方,更是一個生活空間。
破則立:透明購用“滴滴加工”模式尋找“互聯網+”給機加工的新出路
干洗、酒店這些服務行業運用“互聯網”思維經營傳統業務。作為國家經濟命脈的制造業,在此輪大潮中,又扮演何種角色?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中國政府為此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也是對制造業發展寄予厚望。
在“互聯網+”這股趨勢面前,傳統制造業如何依據傳統線下布局,人員配置完善的優勢,運用互聯網思維,將這些傳統優勢凸顯出來呢?面對這個變革時代所造成的客觀存在的困境,機加工企業主們又該如何應對?
相對“某寶”之于服裝行業,相對“攜程”之于旅游業,還有不少O2O概念的產品,制造業可謂是互聯網領域的冷門,如何找到開啟這扇“冷門”的正確方式,為它插上能飛起來的互聯網翅膀,不少人將眼光也投向了這塊。
廣東省軟件科學園重點支持的透明購團隊,認為想讓機加工行業從“互聯網+”中受惠,首先必須打破以BAT為代表的電子商務1.0時代的“流量經濟”思維,花費大量人力、精力、金錢換取流量然后再換訂單的模式,不適合規模小、企業月訂單承載量有限的機加工行業!
新開發的互聯網平臺是否滿足機加工行業的需求、是否能幫到機加工行業快捷便利地對接,而不是額外增加“電商部”來高成本運營,這會是這一類平臺誰能勝出的關鍵。
聚焦“滴滴加工”創新模式研討會
互聯網+的創業潮風起云涌,這一類的比賽、宣講活動也是層出不窮。
為促進廣州黃埔開發區機加工企業更好地運用“互聯網+”這個工具,有效解決現有困境,2016年9月24日14:00-16:00,國家級互聯網軟件產業孵化基地廣東軟件園(廣東拓思軟件科學園有限公司)攜手其基地的透明購滴滴加工項目組,在廣州黃埔華苑大酒店舉辦“機加工企業互聯網營銷創新交流會”。
會議中,廣東省軟件科學園負責人荊總對“滴滴加工”創新的商業模式,給予極大肯定;對滴滴加工在“互聯網+”號召下的行動表率力,投以贊賞的眼光。隨后,華南農業大學管理學院牟教授也發表了演講,他認為“滴滴加工”是工業領域共享經濟的典范,“滴滴加工”將傳統制造業從熟人經濟的困境中挽救出來。
專業人士的認可,激勵“滴滴加工”在“互聯網+”這條道路上,越走越穩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