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主辦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已經在創新活力、風景如畫的杭州圓滿落下帷幕。杭州峰會是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也是近年來我國主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峰會。這次峰會突出發展、創新、行動、包容,為G20峰會留下了深深的中國烙印,也意味著中國與世界關系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新起點。
中國走近世界的高度
1971年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象征中國重返國際社會。但直到改革開放后特別是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才實質性地參與世界事務。中國參與世界經歷了從經濟、社會事務擴大到安全、政治等事務的歷程。
2001年,中國主導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這是中國創設國際組織的最初嘗試。近年來,中國通過舉辦上海世博會,主辦APEC峰會、亞信峰會等,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發展的成果和力量,更利用這些多邊渠道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主動設置議程、推動倡議。中國與世界的關系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國跨入世界的合作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是中國領導人近年來提出的新理念。中國從開放中成長,在與世界各國的合作中受益;中國也積極援助和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為世界經濟的增長作出了貢獻。
在B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中國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的新起點”。這種“深度”將更多地體現在制度和價值上,即通過制度合作和共享價值實現共贏。峰會將通過對接聯合國和三大世界經濟組織等傳統治理機制、通過發揮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橋梁作用,全面提升協調、行動、創新等全球治理能力,使中國攜手G20共同引領全球發展。
國機集團凸顯中國擔當
G20峰會在獲得群眾與網友紛紛點贊的同時,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的人氣也不斷凸顯。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在B20峰會上出席了題為“促進包容和聯動式發展”的專題研討并發言,介紹了B20基礎設施工作組提出的五大政策建議,以及目前全球基礎設施建設面對的機遇與挑戰。在介紹國機集團海外業務發展情況的同時,也分享了國機集團在跨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經驗。
任洪斌介紹說,據初步的統計,到2030年,全球基礎設施資金需求大概是60萬億美元到70萬億美元。除了落實大概45萬億美元外,大概有15萬億美元的資金缺口。G20峰會以及B20峰會所帶來的“紅利”廣惠各界,工程機械行業也將得益于政策利好,國機重工將迎來新契機。
國機重工重組后經過5年迅速發展,組織構架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個總部、兩個中心和天津、常州、洛陽、瀘州四個生產基地的格局。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建立了以施工帶動工程裝備、以工程裝備支撐施工的發展模式。以工程機械為核心,堅持主動調結構、去產能的改革措施,堅持圍繞核心業務拓展產業鏈,延伸“為顧客服務”的價值鏈的戰略不放松,推進內部資源協同、整合、集而成團的步伐不停步,在行業內已經成為了中國制造的重要力量。
G20峰會給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可能,趁此契機國機重工也不辱使命,會緊隨國家及全行業的發展步伐,肩扛旗幟、沖鋒在前。始終以“創新、自強、合作、共生”的價值觀為導向,推行節能環保、綠色制造,生產出符合新時期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的新產品,力求在技術、品質、功能和服務上向世界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