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5日電 2002年,在青藏鐵路的施工現場,一臺來自徐工的KHU2000旋挖鉆機首次參與國內重大項目,自此拉開了國產旋挖鉆機與國外設備同臺競技的序幕。
尤其在2011年后,在高鐵項目紛紛下馬的大環境下,徐工旋挖鉆機以強勁的入巖能力,引領旋挖鉆機產業向南方硬地層工民建擴展,取得了XR280以上大噸位旋挖鉆機6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第一。從自主研發、艱難起步到全面覆蓋南方市場、華東、華北以及西北地區市場,徐工真正做到了坐擁樁工行業話語權。
2010年3月,徐工旗下徐州徐工基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基礎”)成立,在徐工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徐工基礎連續5年持續實現營業收入、利潤平均增幅達40%以上,提前一年實現了公司“十二五”的目標;營業收入從2010年成立初的2.3億提升到2014年的23.3億,五年增長了十倍,2015年營業收入20.5億,利潤同比增幅8%;產品由成立之初的2個門類18個型號發展到現在的4個門類近60個型號,市場范圍從樁工、非開挖機械擴展到了礦業機械、能源開發領域,“兩鉆”產品雙雙以絕對優勢連續四年穩居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位置,成為行業無可爭議的首選品牌。
2013年,徐工基礎將煤礦掘進機用于隧道施工領域,開發出適應巖石掘進的EBZ200R硬巖型掘進機,有用戶向技術人員反饋:市場上除水利隧道外其余隧道施工大多需要截割高度7米以上,你們的5米還是不夠!”
為了實現自主研發隧道掘進機,掌握產品的核心技術。2014年年初,經過廣泛調研,徐工基礎邀請用戶及行業專家參與討論,初步確定了隧道掘進機設計方案。
半年后,徐工首臺懸臂式大斷面隧道掘進機XTR260順利下線,在大連、云南等隧道項目施工中取得良好效果。隨著國家對炮掘開采的管控越來越嚴格,越來越多的徐工隧道掘進機“占領”了全國各地隧道工程,同時也打入印尼、肯尼亞、塔吉克斯坦等國際市場。
2016年4月6日,徐工基礎再制造中心主任李懷剛站在第二十二屆江蘇省企業創新成果表彰會上,徐工“裝備制造企業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化發展管理體系的構建”榮獲江蘇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2013年下半年,徐工基礎調整組織機構,配備資源,成立了新品再制造中心。對經營不善的用戶,回收其設備,并進行再制造,二次銷售,盤活客戶資產,解決客戶經營難題。之后其運行建設工作主要集中在產品整修能力的提升,優化工藝流程,縮短制造周期,提高二手車整修速度和質量標準。2015年再制造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圍繞整修、銷售、服務、備件、租賃五大部分,向產業化發展轉變。借助內外部多樣化平臺,推出以租代售、置換、以舊換新等銷售模式,構建“多軌制”營銷體系,滿足用戶不同需求。形成了一套可復制推廣的工程機械產品再制造管理模式,為后市場業務的縱深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4年11月,30余臺再制造旋挖鉆機系著鮮艷的大紅花,批量銷往福建平強國際公司。如今,這30余臺旋挖鉆機應用于福建省福州、泉州、廈門等地的民用建設、基礎建設,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福建平強國際公司迅速成長為一家集工程項目、銷售、服務、租賃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