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機械500強排名7月27日出爐,上汽、一汽、東風汽車繼續穩居前三。在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主辦、世界經理人集團承辦的“2016年《中國機械500強研究報告》暨《世界機械500強》發布會”上,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理事長孫伯淮分析指出,總體看,中國機械大企業產銷實現平穩增長,但是利潤增速繼續回落。
孫伯淮建議,在當前背景下,機械大企業要以《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為契機,加強戰略的合理制定和切實落實;要堅持苦練內功,增強企業的內生動力;要切實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探索“制造業+互聯網”模式,為企業信息化建設創造條件。據悉,在同期發布的2016年《世界機械500強》中,有95家中國大陸機械企業入選。
汽車、電工行業表現不俗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此次《中國機械500強研究報告》依然采用世界經理人集團按國際慣例設計的企業競爭力評測模型(CVA),對企業的銷售收入、利潤總額、資產利潤率、增長率等數據,結合行業差異、聲望指數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研究。
報告顯示,本年度共有來自包括通用設備制造、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專用設備制造、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金屬制品、綜合類、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等在內的八個行業的500家企業入選,其中入選行業最多的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共有140家,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126家入選,通用設備制造業有119家入選。其中,華晨汽車、南京南瑞集團、首都航天機械、廣汽零部件、東風本田發動機及興樂集團成為本年度表現最佳企業。
從本年度榜單的總體特點看,中國機械500強企業的2015年銷售收入總計84085.72億元,比上年增長了4.15%,增速比上年降低了4.1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為7189.75億元,比上年增加了2.92%,增速較上年降低6.85個百分點。
孫伯淮說,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中國機械大企業立足根本,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運行態勢總體趨穩,產銷實現平穩增長,但是利潤增速繼續回落。
機械500強企業中,銷售收入超過100億的企業有120家,比上年減少了6家,但這部分企業的銷售收入比去年略有增加。前100強企業與其他500強企業規模相差明顯,前100家企業的銷售收入占500強的80.9%。其余400家企業的銷售收入為19.1%。從行業來看,前10強企業中從事汽車制造的企業為7家,汽車企業規模仍居我國機械企業前列。
從企業性質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仍然占有很大優勢,入選2016年機械500強為183家,民營企業的入選比例相比去年有所減少,外資及控股企業相比較而言變化不大。從行業分布來看,中國機械500強的前10名中,汽車制造有7家企業入選,綜合類有1家企業入選,航空航天器制造、鐵路運輸設備制造各有1家企業入選。
在機械500強企業中,汽車制造業有110家,占22.00%,比上年增加了2家。2015年汽車行業整體運行平穩,產銷量超過2450萬輛,連續七年蟬聯全球第一。報告顯示,我國汽車市場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但是,自主品牌面臨創新能力的挑戰依然嚴峻。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智能網聯技術的普及也將為中國汽車產品打開新的價值空間。
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業有60家,占12.00%。2015年,全國電工電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991.06億元,同比增長5.65%,增速較上年下降2.90百分點;實現利潤3461.31億元,同比增長11.80%,增速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雖然增速呈下降趨勢,但仍高于機械行業整體水平。全年實現利潤總額3461.31億元,同比增長11.80%,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6.15個百分點,增速同比提高1.43個百分點。
孫伯淮表示,近年來,電工電器行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經歷了“十一五”規劃的大發展,我國電器工業主要產品產量連續創造歷史最好成績,以清潔高效發電設備和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設備為先導的制造及技術水平顯著提高,我國已成為全球電工電器裝備制造大國。現階段,電工行業相對處于平穩發展期,但是,傳統的發電設備也面臨需求不足。同時,電工行業也面臨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帶來的變革、城鎮化需求等發展機遇。
此外,物流設備、包裝設備、環保設備等新興行業的企業,在500強中所占比例甚少,仍有待大力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