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阜康7月9日消息(記者張雷 阜康臺記者剛立強)昨天,在新疆阜康市中泰礦冶公司電石生產線出爐區域,一臺機器人熟練地在近2000攝氏度高溫的電石爐外進行出爐作業。這是中泰礦冶公司與國內某上市公司歷時4年研制出的智能機器人,在世界上首次實現電石爐出爐區域無人值守。
“以往每次出電石至少需要6個棒小伙,因為風險大,特別容易出事,讓人提心吊膽的。現在有了機器人,女員工也能操作。同樣的出爐頻次要求,每座電石爐每天可以提高差不多 5 噸電石產量。”說起機器人上崗的日子,中泰礦冶電石四車間副主任唐聰一臉輕松。
新疆中泰礦冶有限公司是中泰集團旗下生產電石的企業。由于電石產業屬于高風險、高強度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安全生產形勢并不樂觀。為此,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向科技要安全,斥資1億多元,歷時4年研發出爐前作業高溫機器人。經過連續180天運行測試,機器人完全能夠滿足車間生產工藝要求,自動化、智能化完成電石出爐,走出了一條國內首創,世界領先的安全生產路子。
“公司一共有18臺電石爐,今年底將有12臺實現機械化出爐作業,兩年內全部以智能機械代替人工。”中泰礦冶董事長、黨委書記馮召海介紹,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節省人力成本2500多萬元。最重要的是,機器人將出爐操作人員從爐前操作溫度高、體力消耗大、安全風險高的作業現狀中解放出來,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將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提高到行業領先地位,對帶動傳統電石行業技術革命意義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