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的發展日新月異,價格戰改變了供應鏈結構,中國因內需市場潛力與生產成本低廉等優勢,促使我國印刷電路板產業在短短數年間呈現爆發式增長,近五年來中國印制電路板產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印制電路板生產地。而在這個優勝略汰的較力過程中,隨著外資的紛紛進駐,也給本土印刷電路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品結構向中高端發展,組織形態、管理模式向國際化靠攏,甚至引領未來趨勢,這些已成為左右我國印刷電路行業可持續快速發展的要沖。
管理與產能不平衡,“爛筆頭”真的不如“好腦子”
成立于1993年的深圳市景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近年來在組織與管理模式上的全面轉型升級,迎來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制霸時代,而這一切的開始還要追溯到2011年。
景旺電子網絡信息部經理朱杰成談到:“2010年后,隨著市場環境的飄紅,公司的發展逐漸走上了高速路,集團公司的企業架構逐步成型,導致組織間陳舊的協作和管理頑疾開始被愈發放大。公司總部與下屬子公司、總部各部門之間溝通經常使用傳真、口頭傳達,效率低,效果差,經常出現推諉扯皮;集團發布的信息,不能及時傳達,甚至連下屬子公司是否確有執行也一頭霧水;采購部填寫一個采購審批單、付款審批單等,基本不知道現在審批到哪個節點,只能電話催、用腿跑,一個簡單的采購審批流程最快也要四個工作日才能落實;市場部的訂單發出后,生產到哪個環節、是否出現異常情況影響工期等都一無所知,電話、郵件催單是常態,更夸張的是連一個詳盡些的過程記錄都沒有,發生問題的話責任人無處可查。”
于是,2011年,景旺電子經過多輪選型后,最終選擇了牽手致遠軟件,項目一期在景旺的總部基地、兩個事業部和一個集團上線了V5協同管理平臺,隨后又推廣到了龍川分部,繼而形成了在各地子公司的復制普及。
據介紹,致遠軟件V5協同應用比上一代協同軟件有了質的跨越,其是以移動化、定制化、智能化、平臺化、云端化、生態化為主導的“協同+”模式為支撐,徹底打通企業產業鏈上下游互動、供應鏈互通、客戶間交流;從組織間協作、財務管控、銷售及人力資源,到外部的生產資料和資源共享,再到面向終端用戶的交互,通過“連接器、定制器、推進器”三層內涵,幫助企業加速構建起一個具備極高社會化協同態的互聯網商業模式。
高增值體驗,致遠軟件協同管理為組織賦能
除了協同管理應用的那些普世價值,在景旺電子的關鍵需求上,致遠軟件V5協同管理平臺更是給予了高增值體驗。
采購應用:以往景旺電子評估項目,需要多個崗位、多個部門去協調、電話郵件跟進,嚴重影響項目采購進度;通過致遠軟件協同管理應用,提供了電子化表單和可視化流程,可隨時了解當前流程處理狀況、哪一個節點處理延期。
生產應用:此前景旺電子樣板制作過程無法及時跟進,異常情況出現后,很難及時得到消息,嚴重影響客戶的滿意度;眼下,通過V5協同管理平臺,樣板制作流程異常狀況可及時反饋,市場人員可以及時根據異常情況做出相關調整,環環相扣,極大降低了公司內部溝通的成。
行政應用:原先需要的文檔資料不知道去哪里找,集團發布的公告等信息也不能及時收到;但現在景旺電子的資料文檔、信息發布全部通過V5系統進行管理,易管易用。
移動辦公應用:過往需要審批的文件總要等到相關負責人能上網的時候才能審批;而當下,景旺電子經常出差的相關領導,通過致遠M1移動辦公應用,隨時隨地便可處理公司需要審批的事項,及時、便捷、高效。例如:流程節點處理從原來的平均時長0.8小時,現在處理平均時長0.26小時。
同時,致遠軟件通過將景旺電子的協同管理系統與HR和ERP系統集成、數據整合,消除了企業各個系統之間的信息孤島,大幅減少手工操作環節,有效提升了景旺電子的IT投資回報率。
致遠軟件認為,未來的組織形態將無限趨向移動化、社交化、扁平化、智能化、跨界化、去中心化的人本化組織,“協同+”將以生態布局為導向,為組織賦能。而這也恰恰與景旺電子對于新組織、新管理的轉型升級定位高度貼合。對此,景旺電子以高度的前瞻性制定了三步走的信息化戰略,從統一信息系統門戶,將ERP與協同管理系統集成,到當下通過協同管理系統固化流程、強化制度落地,直指未來更加深化的“協同+”應用,徹底開掘更加人性、靈活的新管理模式。實際上,這亦是我國印刷電路行業規劃未來發展路徑的核心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