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及“兩會”精神,推動山東省寧津縣全國糧食生產基地農業機械化發展,春耕之際,山東省寧津縣與常林集團就共同打造“現代農業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簽署了戰略框架合作協議。
去年“三夏”以來,為積極適應農業機械化、服務社會化、城鄉一體化發展需求,落實為民服務宗旨,該縣推行“三聯三增”富民活動,“三聯”,就是建立“三級聯動、農資聯供、農機聯運”模式,即:縣鄉村三級黨組織及農業、農機、供銷等相關部門上下聯動;肥料農資送貨上門,實行聯供;鎮村黨組織牽頭,組建黨員規模種植服務隊,統一組織作業,實行農機聯運。通過“三聯”,解決好農村土地誰來經營、現代農業如何發展、村級黨組織怎樣轉型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實現農民增收、集體積累增加、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增強的“三增”目標。
作為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國家大型高新技術企業的常林集團,近年來積極順應國家城鎮化和農村土地集約化的政策要求,不斷研究、開發、生產適應中國未來新型農業、農村、農民所需要的高端智能農機和農機具,實施農機、農藝有效結合。
與常林共同打造“現代農業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是寧津縣“三聯三增”富民活動中的一個重點項目。針對當地農業中出現的土地急需深松、秸稈浮于土地表面、土地不夠平整等一系列影響農民增產增收的問題,縣政府特邀常林農機作業專家實地考察,最終將擁有近15萬畝土地的杜集、相衙兩鎮設立為縣“現代農業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并逐步推廣此示范基地模式,打造出農業機械化示范縣。
縣委書記鞏洪波介紹,此次與寧津縣的合作,常林不僅根據示范基地的土地現狀進行綜合分析、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為示范基地現代農業生產全過程機械化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提供給示范基地所需的各類農業機械設備,實現“種(子)、肥、藥、耕、耙、種、管、收、加、儲”全過程機械化,打造高端智能農業裝備基地,推行智能農業數字化系統,還對設備的使用操作、日常維修、維護和保養提供技術指導和保障。力爭通過此次合作,將寧津農機化水平提升到一個更高層次,使得該縣解放勞動力、增產增收效果更加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