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緩解停車難,各大城市都在不斷挖掘立體空間,我市多地的立體車庫也相繼開工建設,市人力社保局大院內項目進展較快,近日進入試運行階段。該車庫是目前市區最大的機械立體車庫。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了該立體車庫,體驗了一把這種智能化停車方式帶來的便利——開車入庫、刷卡出庫,其余的全部交給“搬運機器人”自動完成。
原來停五六輛車地方
現在可停150輛車
在市區學院路乍一眼看,市社會保障大廈大院內多了一座與周邊辦公樓同色系的大樓,走近才知道,經過外立面作業,它其實是一座“汽車大廈”:內部有3臺停車設備,專業叫法是“垂直升降類機械式立體車庫”。它的原理很簡單,讓汽車逐個彼此堆疊起來,就像一個巨型超市的貨架。
該車庫占地面積150平方米,如果就在單一的平面正常停車,大約可停放五六輛車。建了高46米的立體車庫之后,每臺設備均有25層,每臺每層可停放2輛車,3臺設備共可停放150輛車,極大地節省了空間。
據負責該項目的經理趙應勛介紹,全自動立體車庫是利用計算機、傳感器、搬運交換設備、攝像頭等部分組成一個系統,來實現自動存取汽車。
電子顯示屏提示停車
取車更方便刷卡就行
很多市民關心,這樣的立體車庫使用起來方便嗎?對開車技術有沒有要求?是否需要停車入庫?昨天下午,記者到這里實地體驗了一把。
停車時,先在車庫前的觸摸屏上刷卡,然后,在車庫前方一面引導鏡的引導下,把車子徑直開到入口的旋轉平臺上,不必倒車入庫。引導鏡大致與輪胎同高。
入庫后,前方的電子顯示屏會提示車子的位置,用紅色提示駕駛員“前進”或“后退”,當電子屏上跳到綠色的“OK”后,說明車子已經停妥。
停好后,有幾件要特別注意的事:確認發動機熄火、車窗關好、手剎拉好,最好還要收好后視鏡和天線。這個過程中,車庫內也有語音提示。然后駕駛員就可以離開車庫。
隨后,車庫門會被關上,停車板上的車輛在內部垂直旋轉后,會被上升到對應的車位。所停位置不同,平均用時2分鐘左右。
想知道自己的車子被停到哪兒了,在車庫外的觸摸屏上,你可以看到上面顯示的車輛“運行狀態”是“升降機上升中”,以及“升降機棚段”到幾層了。
取車就更方便了,到觸摸屏上刷卡,大約2分鐘之后,車庫門打開,車輛已經出現在停車板上,并且是車頭向外,駕駛員無需倒車,直接前進出庫。
車背備胎不能停
載貨卡車不好進
項目經理趙應勛說,立體車庫的車位對停入車輛的長寬高都有所限制,要求車長5.3米以下、寬1.9米以下,高1.55米以下。
車庫內設置了光感儀器,超過標準的車輛進入會啟動警報提醒。
此外,車庫嚴禁裝有前擋泥板、大型后背拖吊桿、特殊保險杠、拖車杠、車頂置物架、后背爬梯和備胎等裝置的車輛,以及載貨卡車、標準卡車進入。
目前,社保大院內的這座立體車庫尚未完全完成。市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的階段是對車庫的停車能力、存取能力、提示質量等進行測試的階段,庫內一些裝飾也還在抓緊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