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圳舉行的一場新興產業論壇上,業內人士預測:中國6大制造業未來幾年工業機器人產值空間在3100億-6880億元。以中國機器人25%的復合增長率推算,預計到202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保有量將達到發達國家目前的水平。
未來機械人產值空間超3000億
移動互聯網改變生活,去年在資本市場誕生了諸多牛股。而在2014年,中國的機器人元年或已經悄然來臨,投資市場暗藏著巨大機會,并非空穴來風。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每萬名生產工人占有的機械人數量中,日本是1710臺,美國是770臺,中國則不到90臺。盡管如此,近日日本媒體卻報道稱:“中國正在進行走向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大國的華麗轉身。到2015年,中國按工業機器人新增設置臺數有望超過日本,躍居世界首位。”
上周,在深圳舉行的某新興產業投資策略會上,機器人作為論壇三大新興產業之一,也引起了整個會場各界人士的關注。
在論壇上,相關分析人士鄭利瑤認為:2014年是中國工業機器人元年,“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刺激下,從2014年開始,工業機器人將在中國市場充分享受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巨大紅利?!?br />
通常而言,業內把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兩大類。其中特種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之外,用于非制造業并服務人類的各種先進機器人,主要有軍用機器人和民用機器人。
此外,機器人產業鏈上大體分為上游關鍵零部件、中游整機系統集成和下游應用。
“在過去的幾個月,我們走訪了70多家公司和機器人配套相關的產業?!编嵗幗榻B稱,“從產業鏈的角度來說,上游關鍵零部件和國外差距比較大。目前整體情況是,在中國涉及機器人產業的公司,更多是分布在中游即系統集成商領域占比最大,重點涉及相關企業1000家左右。”
在目前機器人的成本構成中,他指出,在2013年年底,本體的機械結構占比在35%左右,超過60%的部分來自于伺服系統、控制器和減速器幾大關鍵零部件?!皽p速器被兩家日本企業壟斷市場,未來價格變化不大。本體的機械結構在未來一年到三年,成本價格下降比較快,趨勢明顯,成本占比有7%左右的下降空間。競爭將非常激烈?!?br />
對機器人在中國的產業投資機會,鄭利瑤更多關注工業機器人在中國的發展前景?!皬墓I機器人市場空間來分析,對比美、德、日、韓四國制造業機器人密度會發現,中國的汽車、電子電氣、食品飲料、化工、塑料橡膠、金屬制品等6大制造業未來幾年尚需108萬-240萬臺工業機器人占中國工業機器人,總需求量的約70%,因此,工業機器人需求量約155萬-344萬臺。以20萬/臺計算,產值空間在3100億元-6880億元?!?br />
“現在中國公司大范圍運用機器人的還不是很多。但全方位發展使用工業機器人是必然趨勢。從公司投資角度來分析,現在買機器人,投資回報率比較快。有5年以內回報期,我們都會買機器人?!崩装乜萍几笨偨浝磬嚽駛ソ榻B說。
汽車、電子制造機器人空間巨大
“從市場保有量來看,2013年-2015年,機器人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2015年之后有個快速增長?!编嵗幏治鲋赋?,“中國制造業有4500萬人,機器人由于龐大的替代空間。以25%的復合增長率推算,預計到202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保有量將達到發達國家目前的水平。”
他分析認為,從應用領域來看,未來10年,汽車制造仍是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多的領域,未來成長空間最大。
根據相關數據分析顯示,2013年的汽車制造機器人的需求量是3.2萬臺,而到了2025年,預計將達到35.8萬臺。此外,電子電氣、食品醫藥、橡膠和金屬制品的需求空間也較大。
自去年以來,沈陽新松機器人參與華晨寶馬沈陽鐵西新工廠建設,連續中標多個項目,累計合同金額逾1億元。此外,記者注意到,沈陽新松機器人最近公告披露稱:預計2013年1-12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同比上年增長20%-40%.業績變動原因首先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的迫切需求為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裝備帶來快速發展的良好契機。
雷柏科技副總經理鄧邱偉分析稱:“電子制造業未來使用機器人,肯定是和汽車行業一樣的情況,說不定數量用得更多,市場前景更廣闊?!?br />
相關數據顯示,在2013年,電子電器產業使用機器人為0.77萬臺,到了2025年,有望逼近20萬臺。
“目前,主要是發展工業機器人。民用比較少,短期內無法把成本降下來?!睆臋C器人發展前景看,沈陽新松機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長徐方對記者介紹說,“從相關報道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對軍用機器人研發投入非常大,未來發展機器人產業,將成為中美等國的國家戰略?!?br />
此外,他分析認為,“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城鎮家庭207萬戶,2013年預計為250萬戶。清潔機器人進入250萬戶城鎮家庭,按照0.3萬-0.6萬元/臺計算,市場空間是75億-150億元。此外,醫療機器人按照50萬元/臺計算,市場空間是65億元。估算其他機器人200億元以上的市場空間,總體合計市場空間是340億-415億元。
政策和資本雙重推動投資機會
“民用服務性機器人增長較緩慢,工業機器人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编嵗幷J為,“國內機器人關鍵零部件中,運動控制器這幾年的增長速度最快,且技術發展較為完善。預計未來幾年將維持11%的增長速度。主要應用行業在紡織、包裝、機床、電子制造等?!?br />
在控制器市場的上市公司中,他指出,慈星股份為電腦針織機械龍頭企業,和固高合作進軍控制器領域。而新時達則是國內最大的電梯控制系統配套供應商,和眾為興合作布局控制器。
此外,其分析指出,在整個機器人行業中,機器人整機只占1/3左右市場規模。剩下更大的市場是在軟件開發、系統集成等約占2/3,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例如,雷柏科技擁有較成熟的電子制造業輕量級機器人的應用經驗,其行業市場空間在380億-2030億元左右?!拔磥?年,將是中國機器人系統集成行業大洗牌的階段。”
雷柏科技副總經理鄧邱偉介紹說,“隨著人工成本上漲,企業投資購買機器人的回報期會縮短。調查顯示,對于基層員工來說,越來越少的員工愿意做重復工作。隨著00后慢慢長大,企業未必還能找到做重復工作的員工。這將不再是工資高低的問題,而是企業必須要使用機器人的問題。”
“未來,如何判斷機器人產業的投資標的和時間點,關鍵是看機器人跨國公司的布局和時間點。在過去一年,跨國公司正在加速向中國市場轉移;他們不僅僅是在中國布置銷售公司,更多是把關鍵的制造環節在向中國轉移,此外也和上市公司展開了并購合作等。”鄭利瑤分析稱?!霸谫Y本市場上,工業機器人受政策和資本雙重刺激,去年已經誕生了幾波行情。從整個2014年來講,投資者面臨著中國傳統市場轉型升級帶來的紅利。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地方的工業園區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地方政府招商會壓力比較大。去年年底,工信部發布《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可以關注上半年地方政府會推出的機器人裝備制造轉型升級的政策利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