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來自中科院的消息,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制的7000米級深海機械手近日在無錫進行了整機壓力試驗,試驗指標均達到7000米設計要求。
機械手是“蛟龍號”等潛水器水下作業的首選作業工具,可獨立完成水下布放、回收、拾取、機構觸發等任務,并可與其他工具配合開展水下采樣、測量等作業。同時,機械手末端可作為攝像機的支點,輔助獲取多視角視頻信息。此前,我國在7000米級機械手領域研制尚屬空白。
此次試驗成功的7000米級深海液壓機械手是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獨立承擔的 “深海潛水器作業工具、通用部件與作業技術”863項目課題的核心研制設備。項目中,課題組自主研制開發了小型高可靠性操作主手、具有友好操作界面的主從伺服操作軟件、可承壓7000米深度的濕式控制器和具有位置反饋的機械手動作驅動缸,解決了大深度液壓機械手驅動、密封、伺服控制、結構件及電子元器件承壓等關鍵技術難題。同時,于近日成功完成該機械手整機壓力試驗,也意味著我國自主研制的深海機械手已突破技術瓶頸,填補了國內7000米深海機械手設備的空白,具備了從工程樣機向產品樣機階段轉化的條件,為我國深海作業提供了裝備支持。
據介紹,課題研制樣機還包括潛水器專用作業工具液壓剪切器、纜繩釋放器和通用部件液壓云臺、液壓補償器。各樣機7000米設計指標在試驗中也得到了驗證。課題組還準備在今年開展海上試驗,在海洋真實環境中對該機械手做綜合應用性能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