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機械行業受益醫藥業的繁榮和發展,為制藥企業提供先進的技術裝備,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是,我國制藥機械目前也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行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在這當中機械基礎件落后于主機的瓶頸現象尤為突出。 由于我國制藥機械產品技術水平低、產品可靠性差,因此在與國外巨頭的競爭中并不占優勢,隨著近年來國家加快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發展循環經濟和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已經成為包裝機械行業的必走之路,但是由于自身水平的局限,我國制藥機械行業很大程度上依賴技術引進。 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國機械基礎件產品品種、規格少,特別是高檔產品差距較大,不能滿足主機日益發展的需求。目前,各類主機基礎件的性能指標大體相當于國外20世紀80年代水平。質量不穩定,早期故障率高,可靠性差,是基礎件的致命弱點。 近年來,雖然在技術引進、技術改造、科研開發等方面,國家給予了一定支持,但與當前市場需求及國外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具體表現在:產品品種少、水平低,質量不穩定,早期故障率高,可靠性差。 我國機械基礎件行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重復建設嚴重,專業化程度低,形不成規模,經濟效益差機械基礎件與主機相比,企業建立的初始資金和技術所需投入相對較少,因此在國家幾次經濟大發展時期,都增加了一批基礎件生產企業,隨之也出現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復建設,點多、批量小,形不成經濟規模。基礎件企業雖然逐漸獨立于主機廠,但大多數企業本身就是大而全、小而全,專業化程度低,裝備水平不高,質量不穩定,經濟效益低下。 因此,不少主機廠為提高其主機的市場競爭力,往往選擇進口基礎件配套,致使國產基礎件,特別是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有所下降。雖然我國基礎件產品出口有明顯優勢,但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數量大,價值低,技術附加值不高。 為提高我國機械基礎件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更好地滿足我國機械工業對國產基礎件配套的需求,國家要加強對機械基礎件行業有力的政策支持,藥機行業要在此基礎上整合優勢資源,淘汰落后企業。
|